少年行四首(其三)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口头望故乡。

令狐楚

这是一首表现将士们杀敌报国激情昂扬的诗篇。

前二句,写将士出征时的飒爽英姿:弓在臂,箭在腰,仿佛背负着一天绚烂的朝霞;宝剑出鞘,寒光闪闪,将清晨的秋霜映照得格外的耀眼;秋风萧瑟,笳鼓齐鸣,将士们横枪跃马,驰出咸阳,踏上了征程。这两句诗,笔酣墨饱,感情充沛,形象鲜明,而又一气挥洒,活画出将士们的英雄形象,突现了他们的轩昂意气,矫健有力。

后两句诗抒写将士心底波澜,洋溢着爱国热忱和豪迈气概。“河湟地”,指青海、甘肃一带西北边疆地区,既点出出征方向,又言明战争性质是抵御吐蕃,收复失地,有一箭双雕的妙用。正因为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将士们才义无返顾,一往直前,不获胜利,誓不收兵:“不拟回头望故乡”!两句诗,立意上直接取法于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雄豪或有不及,但大义凛然、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和昂扬的人生意气与追求,却差可比肩。

整首诗,不具言战斗经过,也不空喊胜利口号,只是择取将士们出征时的一个场面、一个心理片断来刻画,以少总多,传神写照,突兀而起,戛然而结,言已尽而意无穷,笔触雄劲空灵,情调激越悲凉。出征将士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感佩。诗篇虽未明言战斗结局,而捷报频传、车师献捷的胜利凯旋,已駸駸然流溢于字里行间。全诗思想积极,基调高昂,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精神,不愧是盛唐边塞诗歌雄豪高唱的嗣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