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原文作者】:张结
【鉴赏】:
张纮,唐武后久视时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后自左拾遗贬许州司户。《全唐诗》录存其诗三首。
这首《闺怨》写家中妇女对出外征战的丈夫的思念,情真意切,愁思绵邈,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句,写离别已经一年。“去年”与“今夜”对举,写今夜之思,引出去年之时。因去年的“离别”,才激起今夜之思。“雁初归”,“西风起,北雁南飞”,既表季节为初秋,又言雁归而人却离,颇增别离的浓郁。“萤已飞”,流萤明灭,飘忽不定,既表时令为初夏,又喻欲睹之物时显时隐,难以捉摸。别后经年,思念日深,“裁缝”于夜间,尚在赶制寒衣,怀念之情深寓其中,又为“寄寒衣”伏脉埋因。
后两句写思妇的怨情。征客近来音信断,自然“不知何处寄寒衣”,征人远戍他乡,关山阻隔,本是令人梦萦魂牵的,因而把无限思念之情寄之于寒衣,针针线线,纳入自己的思念。可是征人的“音信断”,则欲寄无由达,心情更为愁苦。“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张仲素《秋闺思》)。“移军”尚且有消息,只是地点变化而已,如今却是“音信断”,则可能是“移军”,也可能在“血战”,甚至可能已“亡故”,则忧疑之心更烈,怀念之情益深。即使“音信断”,今夜还坚持在那里“裁缝”,多么希望一旦“音信通”哟!这首诗写征人“音信断”的特定情况下,思妇仍夜制寒衣的具体情节,充分揭示了征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思妇“不知何处寄寒衣”的茫然的心理,将其怨情披沥无遗,感人至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