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良人


【原文】: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原文作者】:葛鸦儿

【鉴赏】:

葛鸦儿,生平不详。《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

这首诗一作河北士人诗,题为《代妻答诗》。《本事诗》载:“朱滔括兵(德宗建中三年,朱滔于河北反叛,称大冀王),不择士族,悉令赴军,自阅于毯场。有士子容止可观,进趋淹雅。滔召问之曰:‘所业者何?’曰:‘学为诗。’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援笔立成。词曰:‘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着,回首画眉看。’又令代妻作诗答,曰‘蓬鬓荆钗世所稀’云云。滔遗以束帛,放归。”这事迹不一定可信,但《怀良人》以农家妇女的身份怀念世乱中飘泊在外的丈夫,却写得语语本色,处处动人。

“蓬鬓”、“荆钗”、“布裙”,不仅写农妇朴实的装束,而且也显示了孤栖之苦,独处之悲。“首如飞蓬,谁适为容”?她的不事修饰,就是因了丈夫远戍在外;“嫁时衣”不过是“布裙”,生活艰苦可见。至今犹着“嫁时衣”,怎不怀念嫁时乐呢。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胡麻即芝麻,相传种芝麻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如今正当种芝麻时,可是丈夫却未回来,不好双双去种,由种胡麻而想及丈夫,充满了农事气息。

唐代闺怨诗多为富有之家妇女的艾怨,有些虽也写了采桑、艺蚕等事,但很少农家韵致。而此诗从衣着、形貌、生活内容以及具体心理等方面,都无不流溢着农家情趣,确是闺怨中别具风味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