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原文】: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原文作者】:周在

【鉴赏】:

周在,字善卿,生卒年月不详,明代太仓州人。中进士后,做过浙江右参政。

诗题为“闺怨”,怨丈夫在外不思归,但她的怨却委婉含蓄,隐而不露。“江南二月试罗衣”,点明时令,也寓含着江南美好之意。这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春尽燕山雪尚飞”,写男子所在之地,北方燕山,春天已过去了,还有着大雪纷乱。北方苦寒,江南春暖,两地差异很大,按理旅居北方的人想到南方的美好,应该及早回乡,可是他“故乡虽好不思归”,并没有回来,那他为什么不思归呢?是身不由主,还是心已他骛?思妇不去猜测,也不责怪,却说是“应是子规啼不到”。子规鸣声近于“不如归”,故又名“思归鸟”。思妇不责备丈夫不归,反说是思归鸟的未啼到,而思归鸟的未啼到,又因为“春尽燕山雪尚飞”,那里还是漫天大雪,怎怪思归鸟没有啼到那里呢!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深受儒家“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诗教的影响,表现思妇对在外不思归的丈夫怨,不愠不恼,显得极有“教养”。这和那些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作品相比较,也就很明显地看见其分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