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孚之死


汉末忠臣说伍孚(1),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2)!

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朝臣的反对。越骑校尉伍孚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在朝服内暗藏短刀杀卓,未成功,惨遭杀害。有诗赞之。

“汉末忠臣说伍孚”,是因伍孚杀董卓,为的是维护汉室的君臣之纲。“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一语道明伍孚所代表的传统臣民文化关系,其核心是忠孝道德。那么,不构成君臣关系,也就没有忠孝可言,所以伍孚义正词严地驳斥董卓“何反之有”?臣民文化具有双重性。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是一种政治人格,常常化作臣民主体性的价值认同和道德选择,成为一种道德人格,它不仅对君主绝对服从,而且为维护君主的至高无上,敢于赴汤蹈火,自我牺牲。正如伍孚怒斥董卓所言:“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其实,满朝文武敢于挺身而出的,毕竟凤毛鳞角,因此,小说家高度赞扬他:“万古堪称大丈夫!”伍孚刺杀董卓的情节中,毛宗岗批注:“将叙曹操行刺,却先有伍孚行刺作引,天然奇妙。孚之勇往直前,较胜于操。盖曹操顾身,伍孚不顾身也。”毛批强调伍孚刺杀暴君,一是勇敢,二是成仁。这两点曹操都不如也,何况伍孚朝堂杀贼,敢作敢为,豪气“冲天世间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