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
黄初欲学唐虞事(1),司马将来作样看(2)。
“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西汉、东汉相传四百多年,这漫长的历史岁月,在汉献帝请曹丕登坛受禅那“一朝”,便“换却旧江山”了。《三国演义》对这“一朝”演变的过程,做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揭示:“汉运将终”已成为东汉末年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许多人的看法。第一回张角、张宝、张梁农民起义,就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相约起事。曹操的谋士主张天子都许时说:“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荆州隐士孟公威唱歌时也说:“桓灵季业火德衰。”小说家还引用古风一篇,其中也讲:“暗想咸阳火德衰。”这说明东汉末年,有识之士都已看出汉朝到了末日,以土代火,已成共识。从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禅魏代汉。这三十七年中,汉献帝在位三十二年,且有三十年移驾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营三十年,终于成了气候。正如威逼汉献帝禅让时所指出的:“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星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曰:‘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以此论之,陛下可早禅位。‘鬼在边’,‘委相连’,是‘魏’字也;‘言在东,午在西’,乃‘许’字也;‘两日并光上下移’,乃‘昌’字也;此是魏在许昌应受汉禅也。”
汉献帝在“逼宫”下,不得不令人“草禅国之诏,令华歆赍捧诏玺,引百官直至魏王宫献纳”。曹丕大喜,欣然受诏。司马懿劝谏曹丕上表谦辞。汉献帝不得已,又下诏持节奉玺至魏王宫。贾诩又谏曰谦辞,并建议筑一“受禅坛”,择良曰,集百官,“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在这样的导演下,曹丕才登上帝位。改年号为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国号大魏。历史常常惊人的相似,公元265年,司马炎直入后宫,对魏主曹奂说:“吾观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曹奂无奈,只得依司马氏“照汉献帝的故事重修受禅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