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的作者。他原名耳,字耐庵。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极少,传说亦多参差。有说他祖籍姑苏,三十五岁时,中元至顺元年间进士,出仕钱塘两年,因“不合当道权贵”,而弃官居住苏州阊门,后又迁居苏北兴化白驹镇。卒于明洪武初,终年七十五岁。
[解说] 据传,施耐庵不但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一次,顾迪员外来请,说他儿子顾斐卧床不起,请施耐庵前往诊视。施到顾家,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面色萎黄、精神恍惚、脉细涩而无力。问他何处不适,病者所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道:“此木为柴山山出。”施觉得奇怪,暗暗思索:“此病莫非……”于是他对公子说:“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得施耐庵对道:“因火成烟夕夕多。”这时顾公子精神一振,竟坐起来又说:“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对么?”耐庵稍加沉思便道:“白水泉中日月明。”顾公子大喜,竟忘了自己正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这时,耐庵悄悄地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意中人出对难君?”公子耳根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俟后,人们把施耐庵以对对子为人治病的事,传为佳话。
[评点] 以上两联,全为拆字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