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辰余俶装,迭垛浥朝露。
兰蕙被光风,松篁夹广露。
烟黯蒲塘桥,遥指左桃墓。
忆昔并衣粮,含笑入深树。
良朋相楚归,死骨终相附。
怀古抚残碑,想见交情固。
良足敦友谊,胡乃急荣遇。
亦有却聘人,灌园葆贞素。
这首诗作于乾隆元年(1738)春季。他邀约了好友李本宣(字蘧门)于二月三日乘船从秦淮河上的通济门码头出发,沿秦淮河上行游溧水。秦淮河发源于溧水山中,通济门至西水关一段十里为内秦淮河,而通济门向上游的一段又名通济河。当时正是早春时节,“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二月三日舟发通济河同李蘧门作》)。溧水有战国时左伯桃之墓在。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招贤,同赴楚,道中遇雨雪,粮少衣薄,势难俱生。伯桃乃将衣食留给羊角哀,自入空树中死。羊角哀至楚,为上卿。乃启树礼葬伯桃尸体。后世称生死之交为羊左。话本小说中有《羊角哀捨身全交》,说的就是这件事。《左伯桃墓》一诗,也是歌颂羊左生死之友情的。
“元辰余俶装,叠垛浥朝露”二句,写诗人选择吉日去瞻仰左伯桃墓。首句语本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元辰,吉利的时日。《吕氏春秋·孟春纪》:“是月也,天子……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注云:“元,善也;辰,十二辰,从子至亥也。”俶装,整理行装。叠垛,即叠垛衫,指补钉很多的衣服。作者破旧的衣衫都被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浥,湿润。
“兰蕙被光风,松篁夹广路”二句,写拜谒左伯桃墓时的节物风光。兰与蕙均是香草名,光风,雨止日出,日丽风和的景象。这句本于宋玉《招魂》:“光风转蕙,汜崇兰些。”松篁,松林与竹园、竹林。宽广的道路两边都是松与竹。
“烟暗塘蒲桥,遥指左桃墓”二句,指出了左伯桃墓的方位。江苏溧水县南有塘蒲镇,是溧水通往高淳的要道,塘蒲桥位于此镇。左伯桃墓距此镇不远。
“忆昔并衣粮,含笑入深树。良朋相楚归,死骨终相附。”这四句是概述左伯桃与羊角哀友情的故事。前两句云左伯桃将自己的衣粮并给友人羊角哀,而自己躲入树洞中冻饿而死。“良朋”句指羊角哀终于官居楚国上卿,然后再回来,安葬友人。“死骨终相附”句,与历史记载并不吻合,却与话本小说中“羊角哀死战荆轲”的故事一致。相传,羊角哀葬左伯桃于荆轲墓侧,左伯桃之亡魂屡受荆轲欺凌,羊角哀因系活人,无法帮助他,不得已自杀身死,葬于左伯桃墓侧,帮助左击败荆轲。“死骨终相附”句,似指此。
“怀古抚残碑,想见交情固。良足敦友谊,胡乃急荣遇”四句,就羊左友谊而生发议论。“怀古抚残碑”句是全诗唯一正面写及左伯桃墓的一处。年代久远,石碑已残。但这并不妨碍作者由此联想起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良足敦友谊”句,“良足”二字肯定其事迹确实足以垂范后世。敦,为督促、勉励之义。曹植《赠徐干》诗曾云:“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胡乃急荣遇”句对羊左二人不惜性命去求取功名似乎有些微辞。荣遇乃功名得意。“胡乃”二字对他们的做法并不赞成。
“亦有却聘人,灌园葆贞素”二句,以隐居不仕者的高尚情操,来说明羊左之徒“急荣遇”之不可取。却聘人,拒绝礼聘之人,也即甘隐林下而不愿出仕者。灌园,从事田园劳动。《史记·商君书》:“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后代以灌园用作退隐家居的典故。贞素,贞洁高尚的情操。《晋书·阮咸传》:“山涛举咸典选,曰阮咸贞素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长于叙事与议论。全诗并未以较多篇幅去写“墓”,写及碑的也仅一句,但却以左伯桃的事迹引申出一番议论。见识超人,颇见出其思想转变。他此时已由一个热衷于功名的应试诸生而成为一个淡于名利的隐士。“却聘人”,似也影射自己因病拒绝应博学鸿词科考试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