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琫 娄瓒


娄琫和娄瓒兄弟是《儒林外史》继周进和范进两位进士之后描写的一对豪门公子。其故事主要见于小说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诸回,十四、十七、五十六等回也曾见其姓氏。

娄琫,字玉亭;娄瓒,字瑟亭,是已故娄中堂的第三、四个公子,俗称娄三、娄四。两人虽出身相府,但也科名蹭蹬,没能中鼎甲、入翰林。娄三只是个孝廉(举人),娄四则不过是个在监读书的监生。这比起显赫的门第来说,毕竟显得太低微了。正因为此,兄弟俩激成了一肚皮牢骚不平,常常发泄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满,每常只说“自从永乐篡位之后,明朝就不成个天下!”一到酒酣耳热之际,更要发这一种议论。由此可见,二娄的满腹牢骚,连篇怪话,根源也在于八股科举制度。如果说,作者描写的山东周进和广东范进暴露了南北不同地域的穷苦士子追求功名富贵的丑态的话,那么,作者继之描写的二娄故事则揭示了与二进出身不同的贵介子弟在功名失意之后的种种乖戾,从而更广泛地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对社会的毒害。

二娄的出现是在第八回。兄弟俩奉担任通政司大堂的长兄之命,回浙江湖州老家,以免在京“惹出事来”。途经嘉兴,兄弟俩拜会了曾任南昌太守的姑丈遽祐。甫叙家常,两人便故态复萌,引古证今地议论起时事来了,认为反叛的宁王与成祖差不多,只是成祖运气好,因而称圣、称神;宁王运气坏,才落得个为贼、为虏。从二娄这种悖逆不伦的话中可以看出,兄弟俩不管在京也好,还是闲居家乡也罢,科名的蹭蹬在他们心中烙下了太深的印记,所以一开口便是指斥时事,发泄不满。这种“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心态正变相地反映了二娄对功名富贵的热衷。

作者曾数次写到二“娄”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一次是在由京到湖州的返乡途中,见到江南水乡两岸桑阴稠密,禽鸟飞鸣的幽雅景致而不胜感既;再次是在寒士杨执中的书斋里,见其清雅而不胜叹息,乃至“留连不忍分别”。这种描写,从表面看似乎是二娄心怀淡泊,故能领略这些幽雅的景致,但如果我们联系二娄那因科名蹭蹬而引起的满腹牢骚,就可以看出二娄的这种淡泊是暂时的,只是隐藏在牢骚不平后面的表面现象罢了。

二娄毕竟是二娄。他们不会象穷苦士子那样穷困潦倒,为人鄙弃。相反,他们有显赫的门第和优裕的生活可以凭恃,同时有足够的闲暇去附庸风雅。只不过长期的富贵生活使他们对世情不通,对世事不察。他们虽然被称为“大名士”、“贤公子”;却又往往上当受骗。作者通过他们结纳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等所谓的“高士”、“侠客”的情节,反映了二娄不谙世事而附庸风雅贵介习性。

杨执中是二娄结交的第一个名士。早在二娄由京返乡途中,兄弟俩就听说有一个叫杨执中的贡生与自己同调,也曾发表过“本朝的天下,要同孔夫子的周朝一样好的,就为出了个永乐爷,就弄坏了”的言论。乍听之后,二娄便以为他必有“高绝的学问”和“极高的品行”,于是同气相求,不但将他赎出监狱,而且还三度主动上门拜访,终于延为上客。对权勿用也是如此,二娄听杨执中一说这个所谓的“当世第一等人”、“高贤”,便特地差人请他来相府。后权勿用果然带了一个“侠客”张铁臂来,二娄“更觉举动不同于众”,将两人也奉为上客。

其实,二娄尽力结纳的这些“高人”、“侠客”,都不过是些“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的假名士而已,非但学问不高,品行也不甚端正。如杨执中,并不是因为品行高绝而不去娄府谢恩,而是将二娄误以为当初抓他进监的原差,想方设法躲着二娄不见;至于他的所谓“襟怀冲淡”的诗句也不过是抄袭之作。又如权勿用,也是个假高人。他虽务农出身,却偏偏走上了八股科考的道路,弄得既不通八股,又不会种田、做生意,只好在村坊靠骗人过日子,最后因涉嫌犯案,在相府酒席上当场被差人用一条链子锁了去。而张铁臂这个所谓的“侠客”,竟然虚设“人头会”,用猪头冒充人头,公然骗取了二娄的五百两银子。可二娄对这些所谓的“高士”、“侠客”偏偏都深信不疑,一意结纳。

“名士大宴莺脰湖”是二娄附庸风雅的一次总曝光。从表面看,这次聚会轰轰烈烈,风雅之至,但只要看看二娄所邀请的宾客——蘧公孙駪夫、牛高士布衣、杨司训执中、权高士潜斋、张侠客铁臂、陈山人和甫、带挈杨执中的蠢儿子杨老六,共合九人之数,就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名士不是八股科举考试的失败者,就是到处招摇撞骗的骗子;不是以“高人”身份示人,就是以风流倜傥自诩。八股科举社会滋生了这类人物,而这类人物又以鄙视时文科举为幌子,“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闲斋老人序)。作者描写道:

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的古貌古心,权勿用的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这种自以为高雅的所谓“胜会”,其实是不伦不类、滑稽可笑,表面的风雅之中隐藏着真正的无聊和庸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了无尽的讥诮。

二娄结交的这些“高士”、“侠客”固然都是些假名士,二娄两人又何尝就是真名士。在作者笔下,这两个功名蹭蹬的贵介公子确实也没有什么高绝的学问。他们非但不知杨执中的那些诗作是抄袭而来;对权勿用居丧不饮酒却用肴馔,说五荤为葱韭芫荽之类的巧辩,也深信不疑,可见其腹笥不过尔尔。

但平心而论,娄三、娄四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作者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假名士而予以全盘否定,相反,在对他们进行讽刺的同时,也肯定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一些好品德,并且还描写了他们性格的前后变化。这就使二娄这两个人物形象显得十分丰满,愈加真实可信。

二娄结交的所谓“高人”最后大都出乖露丑,权勿用被差人在筵席上用一条链子锁了去,张铁臂骗取了自己的银子溜之大吉,正因为如此,二娄后来“觉得意兴稍减”,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终于有所醒悟;“自此闭门整理家务”,而不是“闭门做些举业”。这表明,在科名蹭蹬和一番交游之后,二娄对八股科举考试已经不再寄托任何希望。绝望之余,先是愤激,进而鄙薄。这在实行八股科举制度的封建社会中,自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二娄虽有贵介公子习气,但兄弟俩并不以贵介身份骄人傲人,相反的是待人一片真诚。二娄因“仰慕”杨执中之人品学问,便对其深陷囹圄深表同情,对盐商凌虐之而“怒发冲冠”,不但捐金赎他出狱,还三度主动上门去拜访。对权勿用也是如此,不但差人面请来府,而且把书房后一个轩敞的亭子换了一匾,匾上题了“潜亭”两字,以示等权潜斋来往的意思,可谓“求贤若渴”。卧闲草堂本有评语曰:“娄氏兄弟以朋友为性命,迎之致敬以有礼,岂非翩翩浊世之贤公子哉?然轻信而滥交,并不夷考其人平生之贤否,猝尔闻名遂与订交,此叶公之好龙而不知其皆鲮鲤也。”这一评语可谓的评,它不但揭橥了二娄对人真诚这一性格特点,也指出了二“娄”昧于世情、不善识人的性格弱点。

二娄为人也极其忠厚。早在第八回,兄弟俩就跟姑丈蘧祐说:“俗话说得好:‘与其出一个斫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这个是得紧”。可见两人很看重人品。二娄对人极其厚道。邹吉甫是娄府看坟的老仆人,二娄待他不但宽厚,而且十分敬重。由京返湖州途中,兄弟俩一听说邹吉甫就在附近,便主动前往看望。邹吉甫见是两位公子前来,“丢了拐杖,便要倒身下拜”,二“娄”又慌忙扶住,扯他同坐,后又扯他同席相饮。当然,二娄并不是不讲究上下尊卑。小说第十一回中,邹吉甫带儿子小二到娄府拜年,两公子就“吩咐将礼收进去,邹二哥请在外边坐,将邹吉甫让进书房来。”父子两个,一个请在外面坐,一个请到书房里,原因就在于邹吉甫是其家老仆人。二娄对自家仆人如此宽厚,对待别人也依然如此。如本是娄府座上客的权勿用,却在相府被差人锁了去。此时的二娄虽“满心惭愧”,“不好意思”,但对权勿用却“不肯改常”,不但说了些不平的话,而且奉了两杯别酒,取出两封银子送作盘缠,还送出大门,叫仆人替他拿了行李,打躬而别。即便是对待冒名行凶、打着他家的官衔灯笼在河道里打人的刘守备家仆人,二娄也依然宽大为怀,并不追究其责任,尽是要求他们下次不再如此而已。这种宽厚自然是非常人可比的了。

作为众名士的代表人物,二娄与其他名士有相似处,亦有不同处。科名蹭蹬、屡困场屋之后,借无意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这是他们的共同处。但二娄是二娄,他们既不是蘧公孙,也不是杨执中和权勿用。二娄鄙薄时文,最终“闭门整理家务”,而蘧公孙虽曾不耐烦做时文,却最终在八股选家马纯上的劝导下,还是走上了八股科举考试的道路。二娄是相府子弟,雍容尔雅,他们做名士是出于贵介公子的附弄风雅。而杨执中、权勿用是出身务农人家的贫寒士子,他们借幽雅以博荣名,借名士身份作稻粱之谋而已。所以,卧闲草堂评语曰:二娄“虽是名士习气,然与斗方名士自是不同。”

狄德罗在《绘画论》中指出:“没有两张叶子是同样绿叶的。”就二娄两人来说,他们也是同中有异,并非全然一致。作者在描写兄弟俩的共性时,亦揭示了两人在性格上的差异,这就使两人成了有所区别的“这一个”。

总的说来,娄四比娄三爽快,而娄三比娄四心细。作者曾通过几处细节描写表明了这一点。一处是在第九回,二“娄”差人打听到杨执中入狱的原因是亏空了盐商的银两。娄四对此马上发表意见说:“这也可笑的紧,廪生挨贡,也是衣冠中人物,今不过侵用盐商这几两银子,就要将他褫革追比,是何道理?”对杨执中表示同情,对盐商和官府表示不满。但娄三却并不急于下结论,只是问打听消息的仆人其中有无别情,当得知并无别情后才叫仆人捐金赎人。另一处是在第十回,娄氏兄弟请鲁编修作客,要蘧公孙相陪。娄三因有心将蘧公孙与鲁小姐联姻,因而对鲁编修不置一贬词;但娄四却不知乃兄用心,因而直爽地说:“究竟也是个俗气不过的人。”虽一语中的,但正说明娄四毕竟不如乃兄细心,直到后来陈礼来做媒,娄四方恍然大悟,对乃兄道:“怪道他前日在席间谆谆问表侄生的年月,我道是因甚么,原来那时已有意在那里。”

据考证,娄三、娄四也有人物原型,作者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塑造了这两个艺术形象。不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者所见的就只是书中人,和这曾经实有的人倒不相干了”(《出关的“关”》)。作为永久的艺术形象,娄三、娄四兄弟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