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业,人称潘三,杭州布政司里的胥吏。除第十七回、二十回略有提及以外,主要出现于第十九回。作者主要通过匡超人的视角来写他的言行。之所以要写他,既是为了展现社会恶势力对匡超人的影响,也是为了揭露当时吏治的黑暗。不过,作者并未将其作为概念化的扁平人物来演绎,作者既写了他“把持官府,包揽词讼的种种劣迹,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慷慨义气和豪爽干练,使之成为性格生动丰富的人物。
匡超人再次去杭城以前,潘保正介绍他去投靠自己的堂弟潘三,说他是个“极慷慨”的人。匡超人去找潘三,家人说潘三到台州办事去了,相隔一回半以后潘三才正式露面,前伏后续,深得草蛇引线之妙,作者对于人物的出场,是颇有讲究的。
作者分三个部分来写潘三。第一部分写他带着匡超人做几件所谓“有想头”的事;第二部分着力表现他对匡超人出自善意的帮助;第三部分从侧面交待他的下场。作者既表现了他的“恶”,又表现了他的“善”,但并非是善与恶的两半简单相加,而是善恶两重因素通过其豪爽性格作为中介而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由于潘三在小说中处于次要地位,作者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对其进行充分的刻划,然而在简洁的素描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人物所蕴含着的善恶交融的丰富性格。
第一部分是重点。在展开情节以前,先写潘三看望匡超人。他“头戴吏巾,身穿元缎直裰,脚下虾蟆头厚底皂靴,黄胡子,高颧骨,黄黑面皮,一双直眼”,这一出自匡超人之眼的穿着外貌,十分符合潘三的衙役的身份。当潘三得知匡超人前一阶段在和一些“名士”厮混时,就一针见血地揭穿他们是“有名的呆子”,劝匡超人要做些“有想头”的事,随即请他到街上吃饭。为了表现这个“地头蛇”的社会势力,作者不惜笔墨,冷静地铺写了饭店主人对他的讨好巴结。菜肴之丰,适与匡超人才经历的酸吝的“西湖宴集”形成鲜明对比。匡超人是继续与景兰江之流去胡混还是死心塌地投靠潘三,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吃完后,潘三“也不算帐”,小店主人还“拱手”相送,可见,潘三是得罪不起的。在潘三周围,聚集着一批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作者连带着表现了他们的空虚无聊。当饭后回家,“进到厅上,一伙人在那里围着一张桌子赌钱”,既作消遣,又为的是“送几个头钱来与老爹接风”,潘三照应匡超人,叫他坐在一边抽头钱。潘三处处表现了他那痛快和豪爽性格,他的行事,他的言谈,都足以说明这些性格。正因为此,他才能与匡超人一见如故并吸引住匡超人,才能在自己周围聚集起一帮“弟兄”。
接着,作者详细叙写了潘三拉拢匡超人所做的三件不法事情,即所谓的“有想头”的事。前两件穿插着写,有详有略,后一件事单独写,笔法有变化。
第一件事是私截人犯。开赌场的王老六报告潘三可以发个小财,原来有个胡姓财主看中了一个叫荷花的丫头,这丫头是乐清县大户人家逃出来的使女,因在当地被一班光棍轮奸而被官府发现,现正在被官差押回乐清途中,若能设法留下这个丫头,财主愿出几百两银子买她。潘三即叫王老六找来负责押解的差人黄球,问他胡家“出多少银子?”黄球说“二百两”,潘三再问:“你想赚他多少?”黄球说:“只要三老爹把这事办的妥当,我是好处多寡分几两银子罢了,难道我还同你老人家争?”潘三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妥了条件以后,便扯了一个谎,把办法讲了出来:“我家现住着一位乐清县的相公,他和乐清县的太爷最好,我托他去人情上弄一张回批来,只说荷花已经解到,交与本人领去了。我这里再托人向本县弄出一个硃签来,到路上将荷花赶回,把与胡家。”批和硃签怎么弄,潘三自然不会对黄球和盘托出。而匡超人是自己的堂兄介绍来的同乡,又用得着他,当属亲信一类,内外有别,所以,等赌局散后,他把匡超人单独留下,“点起灯来,念着回批,叫匡超人写了。家里有的是豆腐干刻的假印,取来用上,又取出硃笔,叫匡超人写了一个赶回文书的硃签。”这样,此事就妥了。
第二件事是伪造婚书。此事性质与前事大同小异,作案手法也简单,为避免雷同,作者就把它穿插在第一件事中加以略写。潘三坐在茶馆,叫王老六去叫黄球的当口,郝老二进来,告诉他施美卿立心卖弟媳反输妻子的事,“如今那边要诉,却因讲亲的时节,不曾写个婚书,没有凭据,而今要写一个,乡里人不在行,来同老爹商议。还有这衙门里事,都托老爹料理,有几两银子送作使费。”他见是小事,也不多计较报酬,就“起了一个婚书稿,叫匡超人写了,把与郝老二看,叫他明日拿银子来取”。银子到手以后,“随即拿二十两银子递与匡超人”。
潘三由于在衙门里做事,故而那些市井奸棍都愿讨好于他,王老六叫他“三爷”,黄球唤他“三老爹”,郝老二称他“老爹”,这些都是对长辈的尊称,虽然他们之间年龄都差不多。潘三对这些人所托的事,“钱到公事办”。潘三做法老到,办事利索。假印和硃笔,在家里都是现成的,伪造文书,似乎已成专门营生。社会腐败,吏治黑暗,潘三才能操弄权柄,鱼目混珠。作者把这一不是官场的“官场”曝光于世,目的是为了谴世。
时隔两年,潘三又带着匡超人做了第三件事情,在这期间,“潘三一切事都带着他分几两银子”,自然是做了许多坏事,得了许多赃款。作者行文中都突出了一点,就是每件事都是让匡超人偶然碰到的。比如,这一次,是两人在街上喝酒,家人来找,遂同至潘家。可见,除匡超人之外,他还另有帮手。因此在官府所列的潘三的罪状中,还有匡超人未曾参与过的几款。
这件事是冒名代考。学道衙门里做事的李四来找潘三,说金东崖想让儿子金跃进学。但儿子一字不通的,所以要寻一个替身代考。作者详细介绍金东崖情况,旨在披露官场人士榨取钱财,弄虚作假和谋取假功名的丑情。上层社会一片龌龊,这样,潘三干出不法之事来也就在情理之中。潘三做这类事,只为钱,故先问对方“愿出多少银子”,回答是五百两,他才答应下来,说:“替考的人也在我,衙门里打点也在我,你只叫他把五百两银子兑出来,封在当铺里,另外拿三十两银子给我做盘费,我总包他一个秀才。”李四去后,潘三叫匡超人替考,匡超人有点胆怯,他打气说;“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潘三果然事事料理得清楚。到绍兴以后,替考那天,他让匡超人换了衙役的服饰,“跟了一班军牢夜役,吆喝了进去”,叫金跃点名后不归号,在黑暗中与匡超人互换服饰,然后匡超人捧卷归号代考。这件事,进场代考的虽是匡超人,但幕后总策划和具体筹算的都是潘三。匡超人也颇“争气”,不出差错,“发案时候,这金跃高高中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及科考情况非常熟悉,因此描写,有头有绪,笔法不乱,从而有力地讽刺了科举制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事成后,潘三“拿二百两银子以为笔资”给匡超人。作者几次写潘三对金钱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观照他性格的一个侧面。潘三固然很贪利,每次做事,都是千干脆脆先讲好了价钱,但是,一待讲好价,便立即行动,守信用;事成之后,也不独贪,视帮手出力多少付酬金,行事爽快。作者将容易被简单化处理的事情,写活写生动了,从而使潘三具备了某种性格魅力。
小说第二部分,集中写了潘三亲如兄长般地帮助匡超人成家。以他的诚心助人来反衬匡超人日后的虚伪薄情。
匡超人有了钱,潘三着手替他筹划婚事,对象是在抚院大人衙门里当差的郑老爹的三女儿。“如今只要你情愿,我一说就是妥的。”此事潘三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早就考虑成熟了的。在他看来,郑老爹这户人家也体面,不致于辱及了匡超人。又设身处地替匡超人着想,“你这丈人家浅房窄屋的,招进去,料想也住不久,要留些银子自己寻两间屋子,将来添一个人吃饭,又要生男育女,却比不得在客边了”,劝他节约用钱。婚事上“一切行财下礼的费用,我还另外帮些。”匡超人同意后,他就和郑老爹去说,并取了女方庚帖,又帮匡超人采办了彩礼,择定了日子。入赘那天,他也不要匡超人出请媒酒,还“拿出一件新宝蓝缎直缀与他穿上”,到了女家,开门钱也是潘三出。成亲后,“次早,潘三又送了一席酒来与他谢亲”。这一场婚事,从筹划到具体操办,事无巨细,无不靠潘三出力,既热心又周到,胜似亲人。满月以后,又“替他在书店左近典了四间屋,价钱四十两,又买了些桌椅家伙之类,搬了进去”,“还亏事事都是潘三帮衬,办的便宜”。独处异乡的匡超人,能娶妻成家,全赖潘三之力。作者不厌其详地写潘三办事的周到和细心,突出了他性格中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至此,潘三善恶并举的性格已充分凸现,接着作者为他安排了一个罪有应得的结局,使情节戛然而止,这是小说的第三部分。这部分,潘三并未出场,而是借匡超人和景兰江的对话来作侧面交待的。潘三劣行败露被捕后,“县尊也不曾问甚么,只把访的款单掼了下来,把与他看,他看了也没的辩,只朝上磕了几个头,就送在监里去了。才走了几步,到了堂口,县尊叫差人回来,吩咐寄内号,同大盗在一起,这人此后苦了”。作者特意表现了潘三那“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江湖义气,他不牵连其他任何人,包括匡超人。在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他这种性格是较为赞赏的。第二十回,匡超人取结回京之时,潘三仍被押在牢里,托人带出话来,想会上一面,“叙叙苦情”。匡超人忘恩负义,弃置不顾而远走高飞。卧本第十九回的回评说:“潘三不过一市井之徒,其行事本不必深责。然余独赏其爽快浏亮,敢作敢为,较之子曰行中鄙琐惉滞之辈,相去不啻天壤”。此评实深得小说三昧。他的罪恶是为人不齿的,他的慷慨与义气,却又写得那么动人。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善于表现性格丰满的圆形人物。潘三的形象使我们想起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她的身上无疑带有很多邪恶,可以心狠手辣地致人于死地,心冷酷得令人颤栗,但是,她却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不挂着一副凶恶的、令人讨厌的面孔,她在作品中一出现,总是表现出人的某种魅力,美丽、聪明、有智慧,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笑声。吴敬梓和曹雪芹一样。都注重塑造圆形人物。正因为如此,潘三这个人,他的豪爽,他的精明能干,他的热心助人,连同他在那个时代里表露出来的丑恶,便具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能至今活现于千万读者的心目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