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采,字云仙。他的故事主要见于小说的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在小说中,萧云仙是一个具体实践礼、乐、兵、农的理想人物。张文虎(天目山樵)在《儒林外史评》中称赞萧云仙说:“云仙又经济,又风雅,又豪爽,我以为在虞、庄、杜三人之上。”
萧云仙生于成都府二十里外东山的一个世代习武的人家。其父萧浩,字昊轩,武艺超群,曾解送银鞘进京。在山东兗州府辛家驿遇到抢劫饷银的“响马贼”,萧吴轩在弓弦被贼人夜中弄断的情况下,急中生智,拔下一绺头发,续好弓弦,用急雨般的弹子将贼人打得“抱头鼠窜”,夺回了银鞘。萧昊轩不仅向儿子传授武艺,还教诫儿子要“奋发有为”,“报效朝廷”,这对萧云仙的人生观念和生活道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萧云仙在书中首次出场亮相对,还是一个“白净脸皮,生得十分美貌”的少年。当年在山东道上抢劫饷银的贼头赵大,又来到了成都郊外的明月岭,成了一个无故杀人、专吃人脑的恶和尚。为了“剪除恶人,救拔善类”,萧云仙专门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弹弓本领。正当赵大的钢刀向海月禅林面慈心善的老和尚头顶心“劈将下来”时,萧云仙用飞弹打瞎了赵大的双眼,从死神手中救出了老和尚。一腔侠义心肠,为地方行旅除害,令人读之直觉豪爽之气逼人。
萧云仙是个杰出的人材。他不仅勇于作战,精于用兵,而且长于安边济民。“松潘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因买卖不公,彼此吵闹”,最终兴兵作乱,强占了青枫城。朝廷兴师讨伐,萧云仙前往投军,被授予千总职衔,任前军先锋。临战前,两位都督胆小畏敌,借口青枫城一带几十里无水草,反对作战。萧云仙坚持出战,据理力争,指出了史书上有明文记载,青枫城“水草最为肥沃”,驳斥了临阵退却的主张。他虽然只率领五百名步兵,却巧用埋伏,智用火攻,还运用了虚张声势等谋略,使番兵不明虚实,误以为大军已到,巧夺椅儿山,渡过带子河,火烧敌粮仓,强攻城东门,显得有胆有识,韬略非凡,为收复青枫城立下了赫赫战功。
青枫城平定以后,萧云仙奉命留下来处理“善后事宜”,青枫城成了他实践礼乐兵农理想的“实騐基地”。他“看见兵灾之后,城垣倒塌,仓库毁坏”,便向太保呈了一道修城的文书,获得批准后他监督筑城,足足用了三四年时间,方才将城修筑成功。他又出榜召集流民进城居住,发动百姓在城外开垦荒地。为了防旱抗灾,他又“动支钱粮,雇齐民夫”,“亲自指点百姓”,“兴起些水利来”,“在田傍开出许多沟渠来,沟间有洫,洫间有遂,开得高高低低,仿佛江南的光景”。他还四出劝农,修建坛场,率领众百姓祭祀先农,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在农业生产恢复并有了发展、百姓生活有所改善、社会秩序基本稳定之后,萧云仙看到农民的孩子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就千方百计找来了江南来的沈先生。又从军中选出十个“认得字多”的士兵,“托沈先生每日指授他些书理”,“开了十个学堂,把百姓家略聪明的孩子都养在学堂里读书”。
在萧云仙的精心治理下,兵火之余的边陲荒城成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良好的安乐之乡、礼义之邦。作者用肯定和赞许的笔调叙述了萧云仙平战乱、筑边城、垦荒地、修水利、办教育的事迹,表现他的“经济”——文武兼备、济世安民的才能和卓著的政绩。卧闲草堂本的评者认为,“萧云仙在青枫城,能养能教,又能宣上德而达下情,乃是有体有用之才”(第四十回总评),张文虎也称赞萧云仙“既有以养之,必思所以教之,坐言起行,方不愧儒者,我于云仙无间然”(《儒林外史评》)。
在萧云仙这个形象身上,深深地烙刻着清初进步思潮的主要代表颜、李学说影响的印记。颜元说:“如天不废予,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习斋年谱》卷下)在培养人才方面,颜李主张先“养”后“教”。在“养”和“教”的第一阶段,先进行“预养”和“预教”。所谓“预养”,就是“薄税敛”,发展生产,“以足民食”。而“预教”则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简师儒,申孝悌,崇忠义,以保民情”。“养”和“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颜元《存治编》),社会生产的发展与文化教育的发展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二者缺一不可。萧云仙在青枫城的所作所为与颜李学派的上述见解十分关合。
从全书的情节安排来看,写萧云仙奏凯青枫城的第三十九、四十两回,是第三十七回祭泰伯祠之后的又一高潮。祭泰伯祠是对礼乐兵农思想的提倡的阐扬,而萧云仙在青枫城的苦心经营则是礼乐兵农主张在一个地区的具体实践;前者是表现理想,后者则是落实理想的实际功绩。这双峰立峙的两个高潮前推后拥,相互映发,充分显示了吴敬梓的思想在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中的浪峰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萧云仙是一位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张文虎认为,“作者于大祭之后取郭孝子、萧云仙,非无意也。而评者以为余波,岂其然乎?”洵为有识之见。
如果说仗义救人表现了萧云仙的“豪爽”,戡乱、治边表现了萧云仙的“经济”,那么,小说中关于萧云仙劝农和带头植树的描写则“豪爽”、“经济”与“风雅”兼而有之。在水利工程峻工以后,“萧云仙骑着马,带着木耐,在各处犒劳百姓们。每到一处,萧云仙杀牛宰马,传下号令,把那一方百姓都传齐了”。萧云仙率领众百姓祭祀先农之后,“便叫百姓都团团坐下,萧云仙坐在中间,拔剑割肉,大碗斟酒,欢呼笑乐,痛饮一天”。喝完了酒,萧云仙又提议每人种一棵树,并自己先亲手种了一棵柳树,“众百姓欢声如雷,一个个都在大路上栽了桃、柳。”这幅和乐融融的“官民同乐图”,不仅充分体现了萧云仙的风雅豪爽,还表明他具有爱黎庶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这同残民以逞的王惠、汤奉相比,显然有宵壤之别。
萧云仙虽为武将,但自幼饱读诗书,不但精通礼、乐、兵、农,还精通历史、地理和水利。青枫城之战前,他根据史书,断定“青枫城水草可支数年”,坚定了决战取胜的信心。名满天下的庄绍光因此称赞说:“萧老先生博雅,真不数北魏崔浩。”他敬重斯文,听说先农祠住着一个江南来的先生,立即打马前往拜访,携着沈先生的手,将他请到公廨里住,备酒饭款待。对于百姓家的孩子,凡学习成绩优异的,“萧云仙就和他分庭抗礼,以示优待”。他路过广武山,凭吊阮公祠,见墙上有许多名人题咏,他都认真看完,见其中武书的一首《广武山怀古》写得特别好,便“读了又读”。到南京后连忙打听武书其人,登门拜谒求教。他还将自己的半生事迹,写成《西征小记》,“中间三幅图,第一幅是《椅儿山破敌》,第二幅是《青枫取城》,第三幅是《春郊劝农》。每幅下面都有逐细的纪略”。故武书评价说:“武夫中竟有雅不过的。”
萧云仙是在郭孝子和父亲萧昊轩的指点和教诲之下激发了功名心,从而走上仕途的。除掉贼头赵大、救出老和尚之后,萧云仙在路旁的小酒店中与郭孝子邂逅相逢,两人一见倾心。临别时郭孝子劝告道:“这冒险捐躯,都是侠客的勾当,而今比不得春秋、战国时,这样事就可以成名。而今是四海一家的时候,任你荆轲、聂政,也只好叫做乱民。像长兄有这样品貌才艺,又有这般义气肝胆,正该出来替朝廷效力,将来到疆场,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萧云仙听后,“如拨云见日,感激不尽”。边境发生战事,萧昊轩要萧云仙去投靠自己的故交平少保,萧云仙考虑到父亲年老,不敢远离膝下,萧昊轩并不赞赏儿子的孝心,他认为忠德高于孝行,责备儿子道:“我虽年老,现在并无病痛,饭也吃得,觉也睡得,何必要你追随左右?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从此你便不许再见我的面了!”萧云仙被说得闭口无言,只得辞了父亲,走上了从军入仕的道路。
萧云仙平乱治边,功绩累累;任地方官时精心秉政,克尽职守,并能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功在国家,利于朝廷。萧云仙对皇帝大人亦可谓忠心耿耿,甚至在青枫城劝农时,也没有忘记“率领众百姓,望着北阙,山呼舞蹈,叩谢皇恩。”然而,在君昏吏贪、政治黑暗的年代,他的一片忠心,不可能得到朝廷当权者的赏识,而只能招致一系列的猜忌和打击。那些言谈高尚行为卑污的执政者,似乎有意要与萧云仙这样的忠直之臣过不去,萧云仙为朝廷尽忠竭力,不仅不能挣得一丝半粟孝敬父亲,相反,却被工部以“任意浮开”的罪名,在萧云仙承办的筑城费用中“核减银七千五百二十五两有零”,在萧云仙的“名下着追”,还行文至萧云仙的家乡成都府,由“地方官勒限严比归款”。萧云仙倾家荡产赔偿后还欠三百余两银子。当初不肯打仗、准备对空山放些大炮就回去报捷的两位都督都“回任候升”,而立下汗马功劳的萧云仙却沉沦下僚。尽管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倡忠孝,萧昊轩在临死前再三嘱咐儿子“为人以忠孝为本,其余都是末事。”武书也告诉萧云仙:“这边有几位大名家,素昔最喜赞扬忠孝的。”但小说中对萧云仙等人遭际的描写,在客观上暴露了“忠”与“孝”——封建社会的政治道德主纲与家族道德主纲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了对封建统治的支柱——“忠德”的怀疑,具有某种叛逆思想的因素。小说中特意安排了萧云仙广武山赏雪的情节。他于北风凛冽的冬日游阮公祠,从阮籍“本有济世志”,因“天下多故”而只好“不与世事”的遭际联想到自己的坎坷困顿,想到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毁于一旦,同时想到贪生怕死、无功受禄的“两位都督大老爷”“此时貂裘向火,不知怎么样快活”,不由得满腹抑塞郁愤,感到“苦楚”,“觉得寒冷的紧”,“不觉凄然泪下”。吴敬梓一再将萧云仙比作汉代军功卓著而始终不得封侯的飞将军李广,无限感慨于“飞将难封,徒博数奇之叹”,惋叹他“限于资格,卒为困鳞”,“不能载入史册”,对贤愚不分、赏罚不明,刻薄寡恩、压抑人才的统治者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抨击。
《儒林外史》中没有无缺点的完人。萧云仙也有缺点,那就是好名。他把自己半生的经历写成《西征小记》,专求一些知名人物的“大笔”,“或作一篇文,或作几首诗,以垂不朽”。说明他在屡受挫折之后,功名心仍然没有泯灭。当然,萧云仙的好名,与他备受压抑、排摈的遭遇有关,读者不必过多责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