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上海亚东图书馆标点本《儒林外史》新叙

上海亚东图书馆标点本《儒林外史》新叙


中国文学有一层短处,就是:尚主观的“无病而呻”的多,知客观的“刻画人情”的少。

《儒林外史》之所以难能可贵,就在他不是主观的,理想的,——是客观的,写实的。这是中国文学书里很难得的一部章回小说。

看了这部书的,试回头想一想:当时的社会情形是怎么样?当时的翰林、秀才、斗方名士是怎么样?当时的平民又是怎么样?——哪一件事不是历历如在目前?哪一个人不是维妙维肖?

吴敬梓他在二百年前创造出这类的文学,已经可贵;而他的思想,更可令人佩服。

他在第二十六回和二十七回写鲍廷玺的婚姻:他的母亲不管王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妇人,也不管鲍廷玺自己的意见——他说:“我们小户人家,只是娶个穷人家女儿的做媳妇的好。”——错不错,一味信着金次福说的话,“娶过来倒又可以发个大财”,到后来,把个鲍廷玺弄得颠颠倒倒。——这一段文章,很看得出吴敬梓极不满意于父母代定婚姻制。

四十八回里写王玉辉的女儿殉夫一事,他的女儿要死的时候,王玉辉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要拦阻你?”女儿死后,他的女人大哭,王玉辉反劝道:“你这个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他而今已经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象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又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入祠那日,王玉辉转觉伤心。后来到苏州游虎邱的时候,看见一个船上有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热泪直滚出来。——这一段文章,很看得出吴敬梓对于贞操问题,觉得是极不自然。

二十五回里倪老爹说:“长兄!告诉不得你!我从二十岁上进学,到而今做了三十七年的秀才,就坏在读了这几句书,拿不得轻,负不得重!”又看他在五十五回里写荆元的朋友于老者种许多田地过活,何等自由,何等适意!——这两处又很可以看得出吴敬梓把“工”比“读”看得重。

这三个问题,吴敬梓在二百年前便把他们认作问题,可见他的思想已经和当时的人不同了。

国人往往鄙视小说,这种心理,若不改变,是文学界一大妨碍。我从前在《新青年》里说过有几句话,现在把他写在后面作一结束:

“喜欢文学的人,对于历代的小说——无论什么小说——都应该切实研究一番。”

民国九年十月二十五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