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名灏,字草衣,又字夌江,自号织山人。安徽芜湖人。生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卒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岁父亲病死,母亲改嫁,自幼依傍舅氏。不久,舅父也死去,遂去吉祥寺依僧人为生。成年后曾为塾师。原聘之妻因家境贫寒无力迎娶,被迫亲书文约退婚。孑身一人,纵游各地,所到之处,几半天下。中年之后来南京侨居。在南京,朱卉被名士史痴翁招赘为婿,生有一女,家境依然一贫如洗。朱卉极能诗,尤工近体,著有《草衣诗集》等。他的七律《由灵谷寺经孝陵》十分有名,其中有“秋草人锄空苑地,夕阳僧打破楼钟”,他因此诗而被人称为“朱破楼”。身后葬于南京清凉山,袁枚题其墓曰:“清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随园诗话》卷九)。吴敬梓移家南京后不久,就与朱草衣夫妇相遇。他们住处相去不远,吴敬梓经常见到草衣夫妇二人相敬相爱,在《洞仙歌·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词作中说:“羡双仙,一种游戏情怀”。当朱卉“行年五十”之际,吴敬梓又写有词作《金缕曲·七月初五朱草衣五十初度》,祝福他“长寿考,比金石”。有年深秋,吴敬梓在病中感慨万千地写下《秋病》四首,朱卉见到后,即和诗一首。有年寒冬,吴敬梓深夜不眠,在“独吟”之中“忽念朱居士”,于是写下《寒夜坐月示草衣》二首,希望能坐对一樽酒,“斟酌月明时”。在这些唱酬中,显示了两人极为深笃的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