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高祖,字宗一,号海若,晚年又号樗园。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卒于崇祯四年(1613)。因父吴谦行医稍有赀财,便以儒为业,“自束发而能文,及胜衣而稽古”(《移家赋》)。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参加乡试,房师关骥以第一名推荐,但主考只同意录取而不同意他为第一名。关骥不让步,表示如果不是以第一名录取,宁可等待下科再试。以后吴沛虽多次参加乡试,但“七战皆北”,均以失败告终,至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才补上一名廪生,前往历阳(今安徽和县)去教书。他教诲学生十分认真负责,因此他的“道德文学为东南学者宗师,称海若先生”(陈廷敬《吴国对墓志铭》),赢得了“淮南学者多游其门”(李霨《吴国龙墓表》)的声誉。吴沛不但善于教人子,也善于教己子。他曾修建西墅草堂,用以课子读书,并将自己平生写作八股制艺的经验,总结为《题神六秘说》、《作法六秘说》两篇文字,分别以竖、翻、寻、抉、描、疏以及逆、离、原、松、高、入十二字加以概括,传授给儿子。其子五人除次子国器“遵父命,任家政”(康熙《全椒志·吴国器传》)外,长子国鼎、三子国缙、四五孪子国对、国龙先后都考取进士。吴沛一生所写的“诗歌记序已梓行世”,即《西墅草堂集》;另有《诗经心解》则未能梓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