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鞠歌行》为乐府古题,古辞今已不存。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于此题仅收有陆机等人及李白此诗共四首,内容皆为感叹难得知遇之苦。李白这首《鞠歌行》借写古代卞和、甯戚、百里奚、吕望四人的遭毁与遇合的对比和对今人不如古时之识贤好士的感慨,寄托了自己怀志不遇之苦。对于此诗,历来没有编年,从其思想内容看,大致为李白于开元末尚未进京供奉翰林时所写。
诗的前六句是写卞和献和氏璧的故事。诗中讲宝玉的美质是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样的人所共识,而当卞和向楚厉王献玉璞时,却遭鱼目混珠之讥,并受刖足之辱。这是因为楚国的小人实在太多,以至于这价值连城的白璧(后来秦赵两国曾以十五城对此宝玉作交易)遭到如此的谗毁。青蝇,古人早在《诗经·小雅·青蝇》中就被比作进献谗言的小人。“荆山”和“忠臣”在这首诗中都是指卞和,因其宝玉得之于荆山。卞和经历了向楚厉王、武王两代献玉而被刖去双足后,他“奉玉璞而哭荆山中,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才打动新即位的楚共王,经过剖识,而得希世之宝玉。但卞和却以刖足为终身之憾了。以下“听曲”六句是写甯戚与百里奚的知遇之幸。当初甯戚去求见齐桓公,先为人作仆。他见到齐桓公的国卿管仲(即诗中的夷吾)时唱了一句“浩浩乎白水”,管仲听后终五日不解其意。后管仲之妾告诉他,这是古诗《白水》中的句子,是说希望得仕于国家的。管仲便报齐桓公任甯戚为相。这里“听曲”二句是倒装写法,是说管仲(夷吾)根据其妾的提醒,才从歌词中了解了甯戚的大志。下面“秦穆”两句说的是秦穆公时用五张羊皮从晋国赎回了作为囚徒的百里奚,后委以重任的故事。“洗拂”两句是总结以上两人的遭遇,说当初是低贱如泥之人,而因遇相知而一振致于青云之上。“朝歌”六句是写吕尚遇文王之事。首二句先言吕尚当初不过是朝歌(今河南淇县,当时为商朝都城)鼓刀的老屠夫,竟在磻溪(渭水支流,即璜河,在今陕西宝鸡)垂钓时遇到周文王,其地位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后四句是说吕尚如果不是在磻溪,即使钓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文王,也会终生荒居营丘(今山东营丘,吕尚曾居此)。然而即便在磻溪垂钓平生,如果不遇文王,谁来过问他这垂钓的老翁呢?李白在这里极言明主和机遇的难逢。诗的结尾两句用《史记·孔子列传》中说卫灵公轻视孔子,与孔子谈话时,目光却在仰视飞鸿,使得孔子离他而去的典故,感慨当今统治者象卫灵公双目送飞鸿一般的不好贤士。
这首诗是作者借古讽今的牢骚之词,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叙事不分次第,语句也多用倒装。故而明代的朱谏认为此诗“语无伦次”,“用事堆叠”(《李诗辨疑》卷二)非为李白所作。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溅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