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沛幼子。字玉,号亦岩。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国龙虽在五兄弟中最幼,但功名得之甚早。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次年癸未科与长兄国鼎为同榜进士。中进士后,初授户部主事,后以丁母忧归乡。入清以后,曾被荐举。康熙复位之初,留内阁办事,后授职工科给事中,不久转为工科右给事中,又改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旋回任兵科给事中。康熙五年(1666)出任山东主考,后又转礼科掌印给事中。由于长期为言官,所以平生颇多建言,有《吴给谏奏稿》八卷。其建言内容极为广泛,细至皇帝的起居注,钜到科试教育、财赋钱粮,其中有不少为民“陈请”之词。吴国龙还“性酷嗜学,家居益留意典籍,画汇、古今经史而探索之。又以其余溢为诗歌、古文词”(李霨:《吴国龙墓表》),著有《心远堂集》。某些诗作如《观音粉》等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吴国龙与乃兄吴国对一样,对教育科考十分重视,也同样重视封建道德。康熙《全椒志·吴国龙传》中说他“笃天伦,重名谊,奉亲孝,养祭必以礼。事兄爱敬有加。乃宦,常分俸不私。教子六人以义方”。六子名晟、昱、
、显、昺、早。其中长子吴晟、五子吴昺为进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