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勖三子,吴敬梓生父。生年不详,卒年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诸生,有子女多人。因长房堂兄弟吴霖起是独子,且无子息,于是将长女金孺人和幼子吴敬梓出嗣给他为子女。据朱绪曾《国朝金陵诗征》卷四十四可知,吴雯延在全椒吴氏族人中“始居金陵”,但并没有购置房宅,也未入南京籍,而是长期借住在一所道院中。吴敬梓在《过丛霄道院》一诗的小序中也透露了这一消息:“康熙丙子岁,先君子读书其中。今道士犹存,年九十余矣”。康熙丙子为三十年(1696),那时吴敬梓尚未出生;而丛霄道院在南京城西北角的清凉山脚下、虎踞关附近,是一个极为幽静的读书佳地。可惜吴雯延虽长期在这远离市尘的道院中攻读,却未能获得一第,终其一生只是一名秀才而已。当吴敬梓十八岁时,吴雯延也由衰老而病。只身住在异乡的道院中,感到异常的孤寂,曾特地将出嗣的幼子吴敬梓召去。此年正值戊戌岁考年,为了不耽误儿子功名,他不顾自己病重,硬要吴敬梓按原籍到滁州参加考试。没想到就是这次考试,吴敬梓考取了秀才。但吴雯延生前没能听到这一喜讯。当吴敬梓草草考完试,匆忙赶回南京,和其他亲人一起将生父护送回全椒后不久,吴雯延就离开了人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