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名默,字启生,号绵庄,晚年自号青溪居士。原籍安徽新安,其曾祖始迁居金陵。生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卒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廷祚自幼颖悟过人,为人端静修洁,不妄语言,被人目为“程娘子”,但于出处大节却不苟且,刚正不阿,坚贞自守。他虽两次被荐举,但均不获选,而以布衣终老,一生过着比较平稳安定的著述生涯。他是颜李学说在南方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从外舅陶甄夫那里读到颜元的《四存编》和李塨的《大学辨业》,极为信服,因此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写信给北方的李塨,李塨极为高兴,认为自己的学说有了传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塨来到金陵,师弟两人始见面论学。廷祚还是一位毕生致力于经学的学者,著述甚丰,有《大易择言》、《易通》、《彖爻求是说》、《尚书通议》、《周礼说》、《春秋识小录》、《论语说》等等。此外,尚有文集《青溪文集》及续编、诗集《岫云阁诗钞》、诗论《青溪诗说》、传奇《莲花岛》等。程廷祚是吴敬梓的友好“至契”(程晋芳《文木先生传》),两人交谊很深,对吴敬梓的影响也很大。吴敬梓接受颜李学说的影响并进而在《儒林外史》中抨击八股科举和程朱理学,程廷祚无疑起了某种中介的作用。程廷祚也为《文木山房集》写有序言,其《金孺人墓志铭》和《与吴敏轩书》等文章对考察吴敬梓的父辈情况和出嗣经历以及伦理观念都极有参考价值。据金和跋,《儒林外史》中之庄绍光即以程廷祚为原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