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忏法礼佛诵念、忏悔罪业的做法称“拜忏”。南北朝之际,忏法繁兴,但流传最广,后仍通行的即《梁皇忏》。此忏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所作,原名为《慈悲道场忏法》。据《释氏稽古略》卷二载:“梁帝(即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至是化为巨蟒入后宫,通梦于帝求拯拔,帝阅佛经为制《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忏礼。夫人化为天人,空中谢帝而去。其《忏法》行于世,曰《梁皇忏》。”发展到后来,修此忏法,其意义则表示悔罪,发愿信奉和致礼诸佛,以除罪生福,死后得善报,而且可济度亡灵。(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