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焰口


佛教信徒做善事、积功德,对死者进行追荐,祈求冥福的一种佛事。本于施食于饿鬼的佛教仪式。焰口,亦称“面燃”,佛经中的饿鬼名。因其口中出焰,且腹大如山,咽如针孔,虽遇饮食而不能受,极为痛苦,故名。据唐·不空所译《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记载:佛弟子阿难夜见饿鬼,名焰口,对其言:三天以后他也将命终,且生于饿鬼之中。阿难大惊。为免使自己坠为饿鬼,并使诸饿鬼解除痛苦,他疾至佛所,求佛帮助。佛遂为其说诵经咒,教他施食救度饿鬼之法。佛教密宗有专对这种饿鬼施食的经咒和念诵仪规,照此举行的仪式称“放焰口”。一般在黄昏时举行,供以施食,以度饿鬼。习惯上,佛教凡重大法会圆满之日,或丧事期中多举行焰口施食,故也就有了为亡者祈求冥福的意义。(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