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禅


指邪道异端。此词源于佛教禅宗。禅家斥远未见性而妄称开悟,非真正入道而流入邪僻者为“野孤禅”。据《五灯会元》卷三《洪州怀海禅师》记载:昔日有谈禅者,因错解一字,五百生坠为野狐身,经怀海禅师指正始解脱。后诗文中多用为典故。如: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诗:“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宋·陈与义《题小室》诗:“随意时为狮子吼,安心懒作野狐禅。”清·钱谦益《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诗:“犹有六时惊瀑布,诸方惊倒野孤禅。”“野狐禅”引申即喻指邪道异端。(十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