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力而自胜


【依据】:

感时伤事,不着力而自胜。(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三)

【词例】:

菩萨蛮

高观国

春风吹绿湖边草。春风依旧湖边道。玉勒锦障泥,少年游冶时。 烟明花似绣,且醉旗亭酒。斜日照西,归鸦花外啼。

【解析】:

这里说的是一种婉转的抒情方式。感时伤事,本极沉痛,但词人并不刻意地抒写离情,而是在写景叙事中让浓烈的情思自然流出,含蓄蕴藉,韵味隽永,此正所谓“不着力而自胜”者也。

高观国的《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草)就是一首“感时伤事,不着力而自胜”的作品。这首小词追忆了自己与往日的情人游冶的情景,抒写了甜蜜生活逝去的感伤和与情人离别的惆怅。写得自然流转,淡而有味,毫无费力之感。词人先从湖边景色起笔,款款写来:“春风吹绿湖边草,春风依旧湖边道。”词人漫步在绿草如茵的湖边,满限是怡人的春色。春风吹绿了湖边草,也吹醒了旧日的情缘。人的美好感情,特别是恋情,有很强的生命力,有时似乎“忘却”了,但在不经意间,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又会突然复苏。因此这两句虽是写景,但却已是景中含情。关键是“依旧”二字,看似平常,却巧妙地将眼前之春光与昔日之春光连接在一起了。这就自然地唤起了词人对往日温馨的回忆:“玉勒锦障泥,少年游冶时。”少年时游冶的情景历历在目,是那么清晰、美好。但是这美好的一切毕竟已经逝去。在他从梦中醒来时,只有满怀的感伤与惆怅。“烟明花似绣,且醉旗亭酒”,花团锦簇的艳丽景色,更撩起了那难以忘怀的情思,因此只好到酒店中以求一醉,借以排遣心中的愁思。然而酒醒时却仍然是“斜日照花西,归鸦花外啼。”“花”使人联想到娇艳鲜丽的少女,“归鸦”则象征着男女的欢情。这是古代社会积淀在人们意识中的特定联想。如梁萧纲的《乌栖曲》:“娼家高树乌欲栖,罗帏翠被任君低”,李白的《杨叛儿》:“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都是这种联想的典型表现。而此词中的这种联想却表现得若有若无,十分含蓄,更显得自然流转,不露痕迹。然而对往事的感伤和离别的痛苦已尽在其中了。近人吴梅论高观国词云:“至浦江、宾王(高观国)辈,以江湖叫嚣之习,非倚声家所宜,遂瓣香周、秦,而词境亦闲适矣。”(《词学通论》)这首词虽是感时伤事之作,但却写得毫不费力,自然闲雅,显出醇厚的韵味,给人以很强的美的感受。

吴梅说高观国词“瓣香周、秦”,这是就其整体而言的。而“感时伤事,不着力而自胜”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则可以上溯欧、晏。如欧阳修的《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容,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春何!”抒写词人对“春”的留恋惆怅之情,乍看自然平淡,然细加品味却有隽永之趣。再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词的意境与高观国词十分相似,抒写惜春怀人之情。在语言和表现手法上也十分相近,全词没有香艳之词,不见雕琢之迹,却自然媚婉,笔姿摇曳,情韵动人。可见,在这一点上,高观国与欧、晏是一脉相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