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因此方之物象情事而推及彼方者,谓之“对拈格”。(《詹安泰词学论稿》第七章)
【词例】:
风流子
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凤纬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解析】:
对拈拈连式是指抒情主人公由身边的物象情事而推及想象对方之情景。这种修辞技巧的特点是由实入虚,由近而及远,通过转换角度从侧面表现情感,坦露心态,从而达到开扩意境,延伸情感的目的,使作品具有含蓄深沉而又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象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抒情主人公由秋雨秋风、关河残照、红衰翠减、长江流水等自然界中的物象表达自己的悲伤思乡之情,并由此推想家中妻子,想象其每尺盼望夫婿归来的情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下片“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也是采用了对拈法,主人公由残梅细柳、春风春水发抒游子离乡而思念恋人的伤愁,且由此想象独居闺中的妻子在家思念自己的情形。欧、柳二词异曲同工,都采用对拈法表现深切的思念,这比直接表达既增添了婉转之趣,又深化了情感,从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周邦彦《风流子》是一首恋情词,其中换头也安排了对拈格。上片以婉转之笔抒写男性主人公的思慕之情。开头“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两句通过描写环境透出烦乱的心境。“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四句用衬托、比喻、比较等交错的手法,渲染相思的悲苦,表示自己既不如那旧时的燕子,可以自由出入于藏娇之“金屋”,得瞻佳人,也不如那土花苔藓依旧缭绕在原来去满青苔的墙壁上,相托相依,从不分离。“绣阁凤纬深几许,听得理丝簧”,由乐声点出思慕的对象,暗写佳人的活动。”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四句正面描绘听到乐声后复杂矛盾的心态和纷乱烦恼的情绪。下片直抒迫切的渴望之情。换头“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二句由上面听到意中人的丝簧之声和自己思慕的心态而推想心上人现在可能已梳妆打扮好了,为我敞开红色的大门,在西厢房里等待着深夜的幽会。这样,作者于此处巧妙地使用对拈格的形式,一方面由上片描述自己“羡、听、虑、愁”的心态行为自然地变为想象对方的心态行为,更进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多情;一方面又密切了上下片间的联系。另外,此处的“待月”还呼应了开头的“斜阳”。而暗示时间的推移。其下“最苦梦魂;今霄不到伊行”乃言彻夜未眠,不但不能亲自去西厢幽会佳人,而且由于不成梦,连魂魄也到不了佳人身边,其相思之深又进一层。“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暗用元稹《莺莺传》,且照应“待月西厢”;“寄将秦镜”化用汉末秦嘉故实,其给妻子寄去宝钗明镜并《赠妇诗》:“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偷换韩香”用《世说新语》西晋贾充之女与韩寿恋爱的故事。煞拍“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则是相思痛极的呼号。全词景起情结,虚实相间,男女双方,交错揉合,尤其对拈法的使用,开扩了词的意境,也深化了主人公的感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