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杨花妙处


【依据】:

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却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是则然矣。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耳。(魏庆之《魏庆之词话》)

【词例】:

水龙吟

章楶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解析】:

杨、柳虽同属杨柳科,但却是形态有异的两种树木。前者叶常宽阔,后者叶常细长。章楶,字质夫,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年长于苏轼九岁。他的这首《水龙吟》乃咏柳花词,然自东坡起,以至朱弁《曲洧旧闻》、曾季狸《艇斋诗话》、魏庆之《诗人玉屑》均谓章质夫词所咏为杨花,仅黄升《花庵词选》谓章质夫词系“吟柳花”。考之作品实际,似以黄升之说为是。或谓:唐宋文人常柳、杨不分,视为一木,亦可。

章质夫这首《水龙吟》,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借咏物以写闺怨之情。但由于以较多的笔墨,状写了春残之际杨(柳)花飘坠的种种情景,故一向被视为咏物词。一首咏物词,必需处理好两个问题,即:一、咏物与抒情的关系,二、写形与传神的关系。魏庆之不愧为南宋有名的诗论家、词评家,他不因人废言,不以诗(词)人的名气大小作为评判作品优劣的标准,而是一切从诗(词)人作品的实际出发,给予较客观的评价。他所说的“曲尽杨花妙处”,实际上就是对章质夫《水龙吟》词能正确处理好写形与传神关系的肯定。换言之,即认为章质夫词,尤其是“傍珠帘散漫”三句,不仅写出了杨(柳)花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杨(柳)花的神韵,故值得称赞。

柳花,呈鹅黄色。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中,就有“雀啄江头黄柳花”之句。柳花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飞舞飘落,俗称柳絮。昔人诗词中,于咏柳时,常絮、花不别。

章质夫《水龙吟》中所谓的“柳花”,实为柳絮。因为柳树易生易长,为堤上、湖畔、庭院中常栽常见的树木,故柳絮亦是为一般人所习见的、同时是在特殊含义上的一种“花”。柳絮的特点是:轻盈、色白以及“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和词之句)。前人咏及柳絮最著名者,莫过东晋才女谢道韫了。《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按指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按指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次雪日雅会,成了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谢道韫所吟诗句,其构思之巧妙、咏物之贴切,深为后人称道。唐代诗人权德舆《和九日从杨氏姐游》:“招邀菊酒会,属和柳花篇。”吴融《个人三十韵》:“柳絮联章敏,椒花属思清。”其中都用到了谢氏咏雪时以柳絮相比之典实。虽词句间有不同,或云柳花篇,或称柳絮章,其所用为同一事则属无疑。

当然,谢道韫所咏主体乃冬雪,柳花(絮)只是作为喻体出现。而在章质夫的笔下,柳花(絮)是词人全力以赴描写的对象,这又是与谢氏的不同之处。章质夫《水龙吟》上片侧重咏物,下片侧重写情。上片起二句,点明季节、地点及所咏之物(柳花)。“轻飞点画青林”以下各句,依次描写柳花(杨花)飘坠青青森林、趁游丝(飘动之蛛丝)、临深院以及在紧闭之门外、珠帘之旁升沉飞舞的情景。上片末三句,写柳絮飘坠,乍低忽高,时沉时升的景象,充分展示了柳絮“轻柔”的特点,传达出了柳絮因风飘舞翻飞时独特之神韵,确是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绝。故黄升、魏庆之在论及本词时,均盛赞此数语,甚至谓为东坡所不及。上片中关于庭院深深、日长门闭的描写,已暗示出一点信息:女主人公的愁绪满怀、百无聊赖及处境的孤独。下片首句点明女主人公(玉人)昼眠初醒。从次句起,依次写女主人公眼中所见柳花(柳絮)沾衣、柳花飘满绣床及窗外蜂儿仰吸花粉、池中游鱼戏水的情景。歇拍三句,画龙点睛,写的是游子久客不归,女主人公深闺独处、伤春怀远之情怀。词人以“有泪盈盈”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而细致地揭示出女主人公期待、失望,失望、期待的复杂心态,给读者以极深刻的印象。

章质夫的《水龙吟》词,不仅因其“曲尽杨花(柳花)妙处”,而且也因为它的融咏物与抒情为一体,巧妙地抒写了闺中少妇的真情实感,而博得了时人及后代不少词家的首肯及称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