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虚入浑


【依据】:

西冷词客石帚而外,首数玉田。论者以为堪与白石老仙相鼓吹。要其登堂拔帜,又自壁垒一新。盖白石硬语盘空,时露锋芒。玉田则返虚入浑,不啻嚼蕊吹香。……《解连环》咏孤雁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餐(残)毡拥雪,故人心眼”,类皆遣声赴节,好句如仙。(邓廷桢《双砚斋词话》)

【词例】:

解连环

孤雁

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末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解析】:

张炎论词,力倡“清空”,他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故陆辅之云:“清空二字,亦一生受用不尽”(《词旨》)。但张炎的作品,并未完全实践他自己的理论。他与白石的“幽韵冷香”,“在乐则琴,在花则梅”(刘熙载),“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陈廷焯)有别。所谓“远祧清真”,但未学其“富艳精工”;而“近祖白石”,亦乏其“硬语盘空”。这其中原因,固有个人的资质和文学修养等内因,但更有时代社会环境遭遇等外因。张炎的词,绝大多数写于国已破,家已亡的元朝严厉统治的四十年间。这样,使他的词走上了“噫呜宛抑,流丽清畅”(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序》)的基本风格。

邓廷桢引西冷词客语提出了“返虚入浑”说。所谓“虚”,迹近张炎之“清空”,即笔墨疏澹,意趣高远,不仅形似,而更求其神似。所谓“浑”,迹近“质实”。郑文焯云:“词之难工,以属事遣词,纯以清空出之,务为典博,则伤质实,多著才语,又近猖狂”(叶恭绰辑《郑大鹤先生论词手简》)。可知清空、质实,各有利弊。而“返虚入浑”之作,大抵是指一种虚实结合,理事情浑然一体,表现出的是耐人咀嚼,久而知味的艺术境界,《解连环》即其一例。词写在南方傍晚寂寞清凉的江水上,曾经越过万里关山的孤雁,如今离散失群了!“恍然”,猛然领悟状。“恍然”而“惊”,可见这“散”之非同一般,寓有惊心动魄之意。联系环境的既“空”且“晚”,而又“离群”,其遭际的险恶,已可概见。“自顾影”,再作点染;“欲下寒塘”,是于万般无可奈何之际寻找出路,可是唯见枯草平沙,水天相连,一片寂寥!“写不成书”,用《汉书》卷54《苏武传》:常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雁飞成行,或作一字形,或作人字形,如今这孤雁,再也排不成字了,如果还能传递书信,也“只寄得相思一点”——这仍是愈显其孤。接再用《汉书》故实:“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这是以苏武的坚贞不屈、含辛茹苦,喻在元蒙统治下仍奋起抵抗的爱国志士。它把咏雁、怀人、自怜融为一体,家国之痛,身世之感,打并入这“好句如仙”的字里行间,如泣如诉,不能自己。孔齐(行素)《至正直记》:“钱塘张叔夏,……尝赋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上引邓廷桢谓“写不成书”至上阕煞拍“返虚入浑,不啻嚼蕊吹香”,原因就在于写雁写人,浑化无迹,而用典又有使事如不使之妙。古人论诗词,多是评点式的,截取其中的“好句”,而少顾及全篇。其实下阕又何尝不可称为“返虚入浑,嚼蕊吹香”呢?

“旅愁荏苒”应上文“离群万里”。荏苒,渐,推移,多指时间而言。陶潜《杂诗》之十二:“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这里是说有谁会怜惜这在长途跋涉中,旅愁与日俱增的孤雁?对此,接二句作一渲染,曾经受汉武帝宠爱,愿筑金屋以藏之的陈阿娇,失宠后住进长门宫,“夜曼曼其若岁兮”(《长门赋》)的时候,只有藉锦瑟以寄怨。但这又是暗用钱起《归雁》诗意:“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而且它也会令人想起杜牧那首“思家怨别”(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的《早雁》诗来:“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总之换头这三句又是咏雁、怀人、自怜融为一体,浑然成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清空与质实而兼之矣。接用一“想”字领起,另辟新意,转对和自己一样“离群”的“伴侣”(雁)的想象:它们是“犹宿芦花”还是在春前已“去程回应转”重临故地?或者仍在潇潇暮雨中,哀哀呼唤,还是在飞度玉门关时又相遇了?但愿当画帘半卷的春日,它们都双双归来,大家便不会感到孤独了!设想伙伴们可能如此,那么这只“孤雁”自己呢?留给了读者多少“嚼蕊吹香”的余地!

这首词构思精巧,运笔清空而不乏质实,遣字造句,准确生动;状物言情,体贴入微,细针密缕,却不露丝毫痕迹。理、事、情浑然一体,韵味悠长,因为它既“人雁双关,允称绝唱”,且“借喻人事,亦停云之谊,故剑之思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若只作断章截句的评论,则难见“全豹”之美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