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勒入妙


【依据】:

钩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钩勒便薄;清真愈钩勒愈浑厚。(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例】: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解析】:

周济赞周邦彦作词善于钩勒,并称其“愈钩勒愈浑厚”;这是清真词的艺术特色之一。上面所举这首清真词的名篇《满庭芳》即被陈洵评为:“层层脱卸,笔笔钩勒。面面圆成。”(《海绡说词·宋周邦彦片玉词》)“钩勒”,本是我国绘画技法的用语,指以线条钩描出物象的轮廓,使之形态分明。周济、陈洵以这一画技用语来称赞周邦彦的词艺,主要指其写景状物之精细工巧。近人叶嘉莹在《灵谿词说·论周邦彦词》中引述周济的评语后说:“其所谓‘钩勒’者,便正指周词之工于对物态之描摹,而周词对物态之描摹,则是每一笔钩勒都有每一笔钩勒的作用,所以才能不流于浅薄重复,而可以令读者于思索后体会出一种深厚之意味。这实在是周词的一种特长。”这段话是对周济的“钩勒”之说的诠释。如果推广“钩勒”的含义,似也可包括对人物、情事的描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清真词颇有微词,但也赞美其“言情体物,穷极工巧”,这其实也是指其善于钩勒而言。

从这首《满庭芳》来谈,它是周邦彦“出教授庐州,知溧水县”(《宋史》本传),“浮沉州县”《挥麈余话》卷一)期间所作。上片以写景为主,正如陈洵所说,“笔笔钩勒”,写足了“夏日溧水无想山”之景。起调两句就眼前熏风、梅雨的天气,莺老、梅肥的物候,融化杜牧“风蒲燕雏老”(《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句,只用八个字已物象鲜明地描摹出江南夏季景色的特征;再紧承“午阴”一句,以一树午阴、亭亭如盖的近景特写,把那夏景描摹得更加工细完足。下面“地卑山近”两句,则把上面所写之景置于无想山边这一特定环境之中,进而凸现其气候湿润的地理特征和季节特征。接着,又以“人静”两句把画笔转向乌鸢、小桥、流水,全面钩画出周围的景物。歇拍处更以“凭栏久”一句隐隐描出作者的身影,并说明以上摹写的景物都是凭栏所见,也透露了作者之孤寂无聊;而“黄芦苦竹”两句则即景化用白居易谪居九江时所写《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句意,既是回应“地卑山近”两句,以复笔作加重的描画,使上片所钩勒之景物“面面圆成”,愈加“浑厚”,也暗示作者之在溧水与白居易之在江州的处境相似,从而对下片所写起了过渡作用。至于这首词的下片,转为以抒情为主,抒写其天涯沦落、“漂零不偶”(作者《重进汴都赋表》中语)的“江南倦客”之情,而其用笔的周至曲折,也有“愈钩勒愈浑厚”之妙。

在清真词中,钩勒入妙之作,触处可见。例如:周济对其《浪淘沙慢》(昼阴重)一阕的结拍“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三句,赞为“钩勒劲健峭举”(《宋四家词选》评语);陈洵还赞其《夜飞鹊》(河桥送人处)一阕的换头“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浙无闻,空带愁归”三句“钩勒浑厚”(《海绡说词·宋周邦彦片玉词》)。周邦彦多作慢词;慢词有赖于铺叙,而铺叙有赖于钩勒。陈振孙称周的“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大凡善于铺叙的作者,往往也长于钩勒。先于周邦彦、以铺叙见长的柳永的《乐章集》中也不乏钩勒入妙之作,例如其《曲玉管》(陇首云飞)一阕,就被冯平《冰簃词话》赞为:“钩勒处亦极浑厚”。(见《宋词绪》)当然,就钩勒之浑厚而言,柳词实逊周词一筹。周词之钩勒浑厚的特点是与其运思深曲、长于谋篇的特点相辅相成的。周济既称“钩勒之妙无如清真”,又称“美成思力独绝千古”,还说“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见(《宋四家词选》中对柳永《雨霖铃》词的评语)。这正是看到了钩勒与思力之间的关系。师承周邦彦、被陈洵誉为“神力独运”(《海绡说词》)的吴文英,也是钩勒能手。对其《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词,陈洵指出其“第二段‘十载西湖’,提起,而以第三段‘水乡尚寄旅’作钩勒”;又称其第三段中“临分败壁题诗”句于“别后访、六桥无信”句“为倒应”,“别后”句于“临分”句“为逆提”,“渔灯分影春江宿”句于“水乡尚寄旅”句“为复笔”,“作两番钩勒,笔力最浑厚”(《海绡说词·宋吴文英梦窗词》)。这一“作两番钩勒”之法,与上举周邦彦《满庭芳》词上片之“黄芦苦竹”两句于“地卑山近”两句之为复笔,是如出一辙的。

钩勒是词艺中常用的技法之一。以周邦彦的钩勒入妙之作为范例,参照对比柳永、吴文英以及其他词人对此艺术手法的运用,可以悟见此中三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