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精巧


【依据】:

赵师侠词章,摹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初不知其得之之易也。其坦庵集中有谒金门词云:“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五引尹先之语)

【词例】:

谒金门

赵师侠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梅花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水流愁不去。

【解析】:

状物精巧,即描写物态精致巧妙。

这首词是首尾叙事,中间写景。首句以追忆之笔写“沙畔路”曾是自己走过的地方,那里曾给自己留下许多回忆。接着展开远景描绘,淡淡的烟笼罩了远方的树,一片凄迷,水面渡船横在那里无人摆渡,此句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变化而来。这两句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精致而巧妙。

下片紧承上片写景,“竹里疏梅花吐”,将眼光由远收到近,由水中转向岸边,写密密的竹林中点点梅花吐露,疏密相间,红绿相映,令人赏心悦目,可谓状物精巧“照眼一川鸥鹭”则又把眼光转向江中,看到一群活泼的鸥鹭铺盖了江面,大自然中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最后一句,叙事兼抒情,写自己家住清江上,每日望着远去的流水悠悠东去,自己内心的愁却流不走。李煜在《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的愁似乎随江东流去了,而赵师侠在这里却说“水流愁不去”,水流走了,愁留下了,在敛抑自制之中,仍让人感到弦外之音,他或(她)为何而愁,显然与首句“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的往事有关,至于是什么事,只好任读者去联想了。

赵师侠的词素以状物精巧而自然著称,胡薇之的《岁寒居诗话》说他“其模写物体虽极精巧,皆本性情之自然。”他的这首《谒金门》状物精巧集中体现在中间写景四句上。这里高低的照应,远近的透视,色调的调配,动静的衬托都恰到好处,给人清新淡雅的美感。

梁启勋在《词学》中专列“描写物态”一节,说:“凡物各自有其情态,然物不能作态向人,唯慧心人之慧眼乃能察之;既察之,又须运用其灵妙之笔乃能写之。”然后他列举张炎的《解连环·咏孤燕》,周草窗的《疏影》史达祖的《东风第一枝·咏春雪》和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认为这些作品都是状物精巧的佳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