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兴娟秀


【依据】:

第一阕言春色明艳,动闺中春思耳。次阕言抑郁无聊,青春已老,羞望恩泽耳。托兴自娟秀。(黄苏《蓼园词选》)

【词例】:

桃源忆故人

欧阳修

梅梢弄粉香犹嫩,欲寄江南春信。别后寸肠萦损,说与伊争稳。 小炉独守寒灰烬,忍泪低头画尽。眉上万重新恨。竟日无人问。

【解析】:

与李清照声名相近的宋代女词人魏夫人有一首抒写闺妇思远的《系裙腰》词,其结拍云:“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非常细腻准确地传达出思妇对于“良人”的复杂心绪。欧阳修这首词,主旨与《系裙腰》词同。

上片首两句是说闺妇刚发现梅树梢头花蕊初开,花香尚稀,就立即想到要折枝梅花寄给远方的亲人,告知春天已经来到江南。以“嫩”形“香”,措语奇峭有韵致。“欲寄江南春信”,系用南朝宋文学家陆凯的《赠范晔诗》诗意。沈德潜《古诗源》引盛弘之《荆州记》曰:“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赠一枝春。’”梅花迎春开放,被视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的象征。陆凯寄梅花与友人,借此告诉对方江南的情形,同时也寓有关切和祝愿之意。闺妇的折梅“寄江南春信”,还蕴含着另一层意思:春天已到江南,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别后”两句,表现闺妇的心里活动:自从与他分别后,我朝思暮想,茶饭不思,衣带渐宽,柔肠寸断。这些情况若如实说出,恐怕他十分难受,我又怎忍心说出口呢。“争稳”,“怎忍”之意。

下片写对远人的怨恨。闺妇独居绣房,百无聊赖地与小金炉为伴,眼看炉内的沉水香已经燃尽,只剩下一堆寒灰,心有所动,强忍着泪水,低头持金箸在寒灰上乱画一气,以泄其恨。“小炉”两句,系用唐·刘言史《长门怨》诗意:“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恩去亦难留。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闺妇所以要“忍泪”“画尽”,当是由于她睹香烬灰寒而联想到自己的岁月空耗、青春凄凉。“眉上万重新恨,竟日无人问”,以叹惋之语作结,突出了闺妇不胜怨恨的心情,孤苦无依的处境。

总的看,此词表现闺妇思远时既“忆”又“恨”的矛盾心情,笔触深隐幽微,意致缠绵凄惋,词风接近南唐。黄蓼园对此词上下阕内容之评说,很是一般,尤其“青春已老,羞望恩泽”八字,更不着边际。但“托兴自娟秀”一语,倒显出其敏锐的艺术限光。

托兴,即托物起兴,所谓起兴,其基本含义是借助叙写其他事物来作为诗歌的开头。照南宋朱熹的说法,就是:“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的手法,在《诗经》里已有不少运用。它的作用,是能使诗歌有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姿,避免突兀之感。有的起兴与正文内容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有的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划和作品氛围的渲染,甚至还有暗喻的作用。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的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托物起兴,一则以孔雀暗喻焦仲卿夫妇,再则先声夺人,一开始就造成全篇一种徘徊顾恋、凄凉悲痛的气氛和情调。欧阳修的这首词,主旨是表现闺思、闺怨,但开头“梅梢弄粉香犹嫩”一句,却是梅花初放、暗香轻飘的景物描写。其作用,一是引起下文,勾出思妇“欲寄江南春信”的念头,二是亦有以梅花之娟秀粉嫩暗喻思妇之天生丽质之功用。正因为词人以虚笔写出思妇的柔美姣好,所以下面说到她的“寸肠萦损”,“忍泪低头”,“眉上万重新恨”就格外令人哀悯。因此,黄蓼园要称赞此词“托兴自娟秀”了。托物起兴,是颇能体现词体之“要眇宜修”、深美閎约特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词里有较多的运用。如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辛弃疾《念奴娇》“野裳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都是这方面的好例。但是,不能因此以为词之开端都必须用托物起兴法方为上乘。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张元千的《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发端就是抒情写怀,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周邦彦的《六丑》(正单衣试酒),以叙事起笔,也都是脍炙人口的杰构。

总之,“托兴娟秀”只是词的一种好的开头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好方法。分析词的开头好不好,关键要看它能否“引人入胜”,能否和全篇的内容形成和谐浑融的整体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