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张炎)集中此调起手无不妙者,此尤陡健。(邵渊耀《环林评山中白云词》卷三)
【词例】:
甘州
赋众芳所在
张炎
看涓涓、两水自东西,中有百花庄。步交枝径里,帘分昼影,窗聚春香。依约谁教鹦鹉,列屋带垂杨。方喜闲居好,翻为诗忙。 多少周情柳思,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塘。且休将、扇尘轻障,万山深,不是旧河阳。无人识,牡丹开处,重见韩湘。
【解析】:
《山中白云词》卷三收入此词,词后为《庆清朝》有词序云:“韩亦颜归隐两水之滨,殆未逊王右丞茱萸沜。余从之游,盘花旋竹,敬怀吟眺,一任所适。太白去后三百年,无此乐也。”《甘州》所赋众芳所在当是韩氏庄园,词言“两水自东西”即韩氏“归隐两水之滨”;结句言“重见韩湘”即用韩氏家事。元初陆辅之《词旨》卷上云:“蕲王(韩世忠)孙韩铸,字亦颜,雅有才思,尝学词于乐笑翁(张炎)。一日,与周公谨父买舟西湖,泊荷花而饮酒。杯半,公谨父举似亦颜学词之意,翁指花云:‘莲子结成花自落。’”张炎与韩铸交游并为之讲授词学,其赋韩氏园藉以称赞韩氏隐逸之雅趣。
张炎用《甘州》调作的词甚多,起句皆佳,如“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倚危楼,一笛翠屏空,万里见天心”,“记天风、飞琼紫霞边,顾曲万花深”,“记当年、紫曲细分花,帘影最深深”,“过千、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洲”等。赋韩氏园之起笔,描述东西两水围绕之滨,有百花繁盛的众芳所在。这猝然而起,却极为自然,气势奔放,点明了词题,词意之表达确切稳健。作词于起结之处至为重要,张炎说:“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然后述曲。”(《词源》卷下)词人赞赏韩氏庄园之清幽雅致。这里花木繁荣,枝叶覆盖交通。小径通幽之处,帘影掩昼,百花异香氤氲于闲窗。寂静之中听得女子教鹦鹉说话之声,看见成排的屋前遍植垂杨。这以一二景物的描述着重表现了景物所造成的环境氛围。上片的结句,词意转入称赞庄园主人的闲情逸致。主人虽然闲居,却忙于作诗,而作诗又正是闲情的表现。词的下阕继续称赞主人。韩铸青年时代也如张炎一样的贵公子,也自然有词人周邦彦之情怀和柳耆卿之艳思,但现在情随事迁,转而留恋丘壑园亭,闲度岁月,看透了权力纷争与人世沧桑。古代游士认为,“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后因称国家分裂之时,竞争天下为逐鹿,所以唐初魏征《述怀》云:“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传说古代郑国有樵夫,击毙一骇鹿,以蕉叶覆藏,恐人发现;后来他忘记藏鹿之处,竟以为是一梦。这喻人之得失如梦。词用这两个事典,意在暗示宋元之际的历史巨变,宋遗民以隐逸方式退出了政治斗争。在韩氏庄园里桃李盛开,又使词人联想到晋人潘岳的故事。潘岳,字安仁,任河阳(河南孟县)令时,于县中遍种桃李,传为美谈。他丰姿美仪,出外时甚为妇女所爱慕,以果掷之,盈车而归。词人叹息:这里虽遍种桃李,却不是晋时的河阳,而主人也不必以扇障面,已无妇女为之掷果了。这暗寓旧日的艳冶生活早已过去。结句用了唐代韩湘的故事。韩湘是传说的八仙之一。他是韩愈的侄儿,生性疏狂,不好读书,于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每朵有一联诗。韩愈甚为惊奇,花片上有“云横秦岭家何处,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不解其意,后来谪贬潮阳,途中风雪,与湘子相遇,乃悟花上之诗句。词人以韩湘借指众芳所在之主人韩铸,现在他们在牡丹开时重见,也有似当年韩文公风雪蓝关之境况了。
词的起笔陡健,影响着全词的情调与气势,所以宋人特别重视。如苏轼《水调歌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永遇乐》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起笔都是很有气势的。清初朱彝尊的登临怀古之作如《百字令·度居庸关》的“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悬檐溜”;《消息·度雁门关》的“千里重关,凭谁踏遍,雁衔芦处?”这些起句都是陡健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