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参“交错回环式”条
【词例】:
清平乐
建安泛舟作
赵彦端
新寒一段,变尽人间暖。说与群花花不管,只有红梅情乱。 红梅也似山人,山人到老梅亲。斗薮衣冠气象,百般归去精神。
【解析】:
梅花在冰天雪地里开放,故常被誉为有傲骨奇干,常被作为洁白孤高的化身。“雪满山中高士卧,明月林下美人来。”明代高启的这两句诗,将梅花比作“高士”和“美人”,或者说把“高士”和“美人”比作梅花,“高士”“美人”与“梅”成了二而一的东西,不愧为咏梅的名句。“红梅也似山人,山人到老梅亲。斗薮衣冠气象,百般归去精神。”以梅喻“山人”,以“山人”喻梅,二者同样浑然一体。詹安泰先生说:“红梅”两句的“句法有类回文,而实非回文;有类交错而实非交错,顺逆恰合,反复言之而已”。于是别成一种“反复回环”的修辞手法。
“有类回文,而实非回文”,这是一望便知的;那么它与“交错回环式”的区别又在哪里呢?我们觉得,“交错回环式”只有字辞交错重出,而意思则不重复,其句子间构成的是一种递进、因果或解析等等的关系;而“反复回环式”其字辞既回环往复,其意义也是回环往复的,如果有变化,也是在同一层次上的变化。如柴望的《齐天乐》:“笑客处如归,归处如客。”辛弃疾的《鹧鸪天》:“归去休,去归休?”它们都属于“反复回环式”,若细心体会这些句子,其特征还是比较清楚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