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式·叠辞


【依据】:

参“重叠式·叠字”条。

【词例】:

梅花引

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解析】:

蒋捷是宋元之间的词人。宋亡,他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称许。

这首《荆溪阻雪》重在写一“阻”字,即一种今昔的阻隔感。宋室偏安之日,作者尚能与友朋情侣们朝欢暮乐,而且是“花外楼,柳下舟”,一片富艳繁华景象。而今这一些都如水逝云散了,故词中连用叠辞:“旧游旧游今在否?”“梦也梦也梦不到”,把作者一腔怀旧念故的深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旧游”一辞叠用,仿佛是对昔日友朋的千万遍的呼唤;“梦也”一辞叠用,又使人仿佛听到了作者在往事难寻,梦也不成的情况之下的绝望的慨叹声。同时,由于叠辞的使用,词作读起来也显得格外抑扬起伏,宛转生姿。

本来,叠辞之用,多与谱调有关,如《调笑》、《如梦令》、《转应曲》等之叠用两字辞,《忆秦娥》、《潇湘神》等之叠用三字辞,便是如此。《梅花引》词牌,其体式多样,有用叠辞者,有不用叠辞者。蒋词用之,而且用得那么自然帖切,丝毫不感到是为了牵就词律,而完全成了一种修辞技巧为人叹赏。清初,蒋捷故乡的阳羡一派词人争雄词坛,蒋词的这类风格亦得到继承,如《词律》的编著者、著名词人万树即受其影响,进而发展为一种“堆絮体”。

频用叠辞,在宋词中虽不常见,然不时有优秀之作。晏几道《长相思》云:“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全词纯用民歌体。八句话中竟叠用六次“相思”,句句质朴深挚,质直中自饶婉曲之致。只觉越转越深,回肠荡气,音节亦极优美。李之仪《卜算子》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运用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闺人脉脉深思情的思恋和叹息,与悠悠流淌不尽的长江水浑融一体。辛弃疾则运用叠句,避开泛泛的描述,构成两个层次间的巧妙转折。其《丑奴儿》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叠句是叠辞的进一步发展,更不易操纵、安排。辛词叠句,同时还起强化今昔不同对比的作用。综合起来,善用叠辞的篇章,不但语意新奇,而且往往能穿插连接结构。在篇中作用,举足轻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