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有以下句句腰与上句句首或以下句句首与上句句腰相绾合者,谓之“串腰蝉联式”。(《詹安泰词学论稿》第七章《论修辞》)
【词例】:
阮郎归
几道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解析】:
晏几道这首词的内容是念旧情,怀伊人。他觉得可以断言:相见是无望了,于是只有寄希望于梦。词在结尾处便抓住这个“梦”来说。他先说:“梦”即使有,也终归是虚幻的;然后说,更何况连这种虚幻的“梦”也不曾有过!
所谓“串腰蝉联式”,从实质上说,就是抓住一个问题作两次阐述,使问题的两个侧面同时展现,或者使情感在同一时间内作两次翻腾。如果我们突破一下詹安泰先生所规定的“以下句句腰与上句句首或以下句句首与上句句腰相绾合”这一范围,便会发现,在晏几道词中,上下句一词重出叠用,前呼后应,使情感作两次翻腾的词句还所在多有。如说:“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木兰花》);“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阮郎归》);“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南乡子》);“古来多被虚名谈,宁负虚名身莫负”(《玉楼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蝶恋花》),以及“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从恨成双晚”(《蝶恋花》)等等,皆是其例。而在其他人的词中,类似写法是比较少见的。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的《玉楼春》有云:“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下句句首与上句句腰相绾合,乃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串腰蝉联式”。
顾学颉先生在《漫说小山词的“婉”字法》一文中指出:“他(小山)的词作,遣辞命意,是那样的秀雅、高华;感情是那样的诚挚、缠绵,表现手法是那样的委曲、婉转,娓娓动人。即使很平凡的一句话,很通常的一种感情,而通过他的笔下,表达出来,都是那么低回往复,一往情深。”在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小山词的“婉”字法,其实在许多时候都表现为一种“串腰蝉联式”或与之相近似的修辞手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