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回环式


【依据】:

参见“交错回环式”条。

【词例】:

菩萨蛮

晏几道

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 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

【解析】:

揣摹起来,这首词刻画的是一对情人在久别重逢之时女子的那种微妙的心理活动:长久的思念,一旦相逢,她真恨不得把积压在内心的相思之苦一古脑儿地倾诉出来;然而她又想,对方是否也同自己一样的衷情呢?他能理解我吗?她真担心,由于长期的分离,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已经淡薄了,如果那样,岂不成了单相思?这上片四句,便有三层含意,而且是逐层展开、逐层加深的;同时,四句之中,“相思”、“浅情”两个词语反复使用,使得语气婉转回旋如滚连环,这样便构成了所谓的“顺序回环式”。

白居易有词云:“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张炎有词云:“桃花扇底歌声杳,愁多少。便觉道花阴闲了。因甚不归来?甚归来不早?”(《珍珠令》)白词中的“来”“去”二字与张词中的“甚”“不”“归”“来”四字都回环叠用,而且句意也都是顺序展开、逐层加深的,因而都属于“顺序回环式”。但比较起来,白词是客观描述,用“顺序回环式”,使描述更显明晰了;张词是主观抒发,用“顺序回环式”,使情感更为强烈了;小山词则是细腻的心理刻画,用此格,乃使人如见女子心中荡起的层层涟漪。陈廷焯云:小山词“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我们分析其词所用的“顺序回环式”的修辞法,亦可见出小山词的“婉妙”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