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稼轩千年调词:“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周游上下,径入寥天。览元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常饮予觞甚乐,赐汝苍璧。璘珣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又《粉蝶儿》云:“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诱。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潺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酿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用笔如龙跳虎卧,不可羁勒,才情横溢,海天教浪。然以音律绳之,岂能细意熨帖?(《左庵词话》卷下)
【词例】:
千年调
辛弃疾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解析】:
从词的序中,可知这首词是闲居瓢泉时因“开山径得石壁”而作。
全文围绕“意天之所赐,喜而赋”抒写怀抱。在天赐石壁的喜悦中,辛稼轩展开想象的翅膀,邀游于太空之中,情思奔放,不可抑止;才情横溢,用笔如龙跳虎卧,充满着积极的浪漫情调。
在喜得石壁的豪情之中,词人仿佛感到他特别得上天的青睐,于是他以石壁起兴,遨游上空,上下求索。上片抒写上天豪举,笔法跌宕有势,如天马行空,纵横驰骋。开篇“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句,气势磅礴。左挽彩虹,右挟明月,升腾于太空之中。接着化用屈原《离骚》的诗句,抒写扣开天门的情景。《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而辛稼轩的想象更进一步,“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他比屈原幸运,命令雷神开路作先导,叫开天门,周游天国上下,尽情纵览,“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寥天一指的是空虚浑然一体的高天,《庄子·大宗师》有“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他径入天国,四处遨游,在神奇的太空仙境中尽情浏览。“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游览神山,观赏万斛泉水,千丈崖石。“玄圃”即神山,传说就在昆仑山上。《离骚》有“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词人从苍壁着笔,神游昆仑玄圃,看上天的“万斛泉,千丈石”,开山所得的石壁,激起了上天遨游的无穷想象。
词的下片,继神山的神游,又接受了天帝的赐予。“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这里化用了《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曾梦游天都,与百神共赏《均天广乐》。词人想象他接受了天帝的邀请,在瑶池的群仙宴会中,欣赏钧天广乐,而且,天帝在宴会上尽兴而饮,也请他饮酒,并赐给他苍璧一块,这奔腾豪放的淋漓笔墨,与“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又联袂在一起了。继而描绘天帝所赐苍璧形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这块重叠高耸,气势雄伟的苍壁,一丘一壑,正是词人所隐居的瓢泉的山水之间,梦境与现实,吻合在一起了。以上所写的是词人获石壁之后的一番想象,一番梦境,正当他喜获苍壁的快乐时刻,蓦然之中,“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以屈原《离骚》中“仆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诗意作结。他写到自己的马因怀乡而不肯前行,驾车的人也因思家而悲伤,因此,他在马怀仆悲之际,于恍惚迷离之间降回人间。词人学习屈原《离骚》的上下求索,追求理想的笔法,描绘了这一上天遨游的神奇虚幻的故事,富于浪漫色彩。而这一神游天外的词境,所抒写的正是词人所寄托的政治理想,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但在精神生活上却追求如此自由驰骋的境地,理想与现实恰成鲜明的对比。他以发现丘壑之间的苍壁着笔,让想象在龙跳虎卧的笔调中升腾一番,海天鼓浪,点染了一派上下求索的豪情壮怀,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强烈地抒发了心灵深处的生活理想。词人用龙跳虎卧之笔法,托物寄意,借石明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