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小山词《阮郎归》云:“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绿杯”二句,意已厚矣。“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此词沉着厚重,得此结句,便觉竟体空灵。小宴神仙中人,重以名父之贻,贤师友相与沆瀣,其独造处,岂凡夫肉眼所能见及。“梦魂惯得无拘管,又逐杨花过谢桥”,以是为至,乌足与论小山词耶。 (《蕙风词话》卷二)
【词例】: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解析】:
沉着与空灵,是词人在意境创造方面所追求的一种品格。沉着,用况周颐的话说:“即其芬芳铿丽之作,中间隽句艳字,莫不有沉挚之思,灏瀚之气,挟之以流转,令人玩索不能尽,则其中所存者厚。沉着者,厚之发见乎外者也。”(《蕙风词话》卷二)强调词应在芬芳流转中蕴涵着极其浓郁厚重的沉挚而又灏瀚的情感气度。空灵,是从语言的角度,要求词作具有古朴自然、疏块挺拔,读之使人神观飞越的特点。词的空灵高格是不染尘埃、不着色相,“如月之曙,如气之秋”。沉着与空灵,是追求在情感气度与藻富采缛两者的结合,达到词之上品。
冯煦《蒿庵论词》:“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晏小山的词,淡语、浅语皆有致味,而又请壮顿挫。这里包含着沉着与空灵的特点。上引《阮郎归》词,在小山词作中,“为最凝重深厚之作”(陈匪石《宋词举》)。词意是汴京重阳宴饮,情思深沉,意象空灵闲雅。起两句写重阳节秋景,“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句,化用典故抒发沉郁情怀,“天边金掌”原意出自《三辅黄图》,据载: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建章宫前造神明台,台上有铜铸仙人像,金掌捧铜盘,承接空中露水。“露为霜”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词人溶合典故,写“天边金掌”处空旷秋寒。用“露”已“成霜”加以渲染,再以“云随雁字长”进行衬托,秋空的新云中飞出一行秋雁,而雁行又带着云彩,云影随雁而延长了。以此抒写秋色之高寒,在那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词意转入“绿杯红袖趁重阳”句,从秋景写到重阳,“绿杯红袖”写客地人情之浓,出一“趁”字,呈现他乡作客的落寞情绪,而趁此重阳佳节,于“绿杯红袖”之中领略主人深情盛意,越加引发对故乡的怀念,因而有“人情似故乡”的抒怀。陈匪石《宋词举》云:“绿杯”句一转,本不萦情于“绿杯红袖”,而姑“趁”“重阳”令节,一作欢娱,满腔幽怨,无可奈何。一“趁”字尽之。其所以然者,以‘人情似故乡’也。一个“似”字,充分呈现他乡作客,客地思乡的心态。晏几道以沉着深郁的笔墨,抒写秋日离绪的一往情深,以欲吐还吞之笔,写无可奈何之情,因而况周颐说:“绿杯两句,意已厚矣。”
深厚蕴蓄的情怀,在下片有更进一步的铺写,让心灵深处的情思,在隽句流转中令人玩索不能尽。“兰佩紫,菊簪黄”是“仙故乡”的风物,屈原《离骚》有“纫秋兰以为佩”,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词意即源于此,以“兰佩紫,菊簪黄”写节日的佩戴,极写习俗风物之美,人情之盛,而“殷勤理旧狂”句,则生动而又深沉地刻划出“趁”字之心理。“殷勤”之举,是前句“兰佩紫,菊簪黄”的补笔,他“殷勤”地佩紫兰,簪黄菊,按照节日习俗,在浓似故乡情的异地,欢度节日,调整内心的疏狂情绪,深化了感情活动。晏几道在词章中,经常抒写疏狂的心境,如“狂似细筝弦底柱”(《木兰花》)。“天将离恨恼疏狂”(《鹧鸪天》)、“尽有狂情斗春早”(《泛清波摘遍》),以“狂”字抒写内心的积忿情怀。这里的“殷勤理旧狂”句,把复杂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重阳节日,思乡情切,心境悲凉,要将旧日的“狂”情,疏理一番,不但要“理旧狂”,而且要“殷勤”料理才行。况周颐说:“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这一解释,中肯地道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处境,以及不得已的心情。晏几道“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他在重阳佳节中,是否能在“殷勤理旧狂”中获得暂时的平静舒畅呢?回答又是否定的。他在“绿杯红袖”中,“欲将沉醉换悲凉”,想以“沉醉换悲凉”,最后还恐“红袖”的清歌,依然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不能减轻“断肠”之悲。着一“莫”字,表达了词人力图以旷达的情怀来排除抑郁的痛苦。词意至此,九曲回肠的想象尽在其中,因此,况周颐说:“‘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此词沉着厚重,得此结句,便觉“竟体空灵。”因为结句又把内心的复杂感情深化了一步,晏几道的“悲凉”之感,极其沉着深重,但至最后的“清歌莫断肠”句,又令人有“竟体空灵”之感。陈匪石《宋词举》说:“小晏多聪俊语,一览即知其胜,此则非好学深思不能知其妙处者。”沉着深重的情感抒发和聪俊语的空灵,可以说是词之大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