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情壮采


【依据】:

麦丈云:奇情壮采。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词例】:

八声甘州

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厓树,名娃金屋,残霸空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解析】: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南宋词坛奇才。关于他的词风,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说他“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又说:“梦窗立意高,取径远,皆非余子所及”。张炎《词源》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以上诸说可为梁启超所说的“奇情壮采”作注脚。所谓“奇情”,即“奇思”、“立意高,取径远”;所谓“壮采”,即词采的“秾挚”,“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八声甘州》一词鲜明地体现了“奇情壮采”的特点。

这首词为游灵岩而作。灵岩在今江苏吴县,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建吴馆娃宫,携西施游乐。梦窗起笔展开奇特想象,“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不知渺渺何年,茫茫何处,从青天坠下巨星化为灵岩。时空广袤,意境奇幻,可谓出手不凡。“幻苍崖树,名娃金屋,残霸空城”,引出吴国盛衰古事。“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灵岩有采香径,乃吴王宫女采香料处。作者以此又展开奇特想象:冷风如箭射眼,宫中流出的脂粉成河,浇灌山花,都散发出腥气。宫廊空寂,飒飒叶落,如同听到西施足着木屐在廊上行走时的响声。上片凭吊吴宫故迹,写出了当年吴王的奢靡与沉溺声色,作者的感慨与褒贬也暗寓其中。下片写越国大夫范蠡使美人计,终于使吴国灭亡。而范蠡功成身退,遁隐五湖钓游。这里斥责了夫差因沉溺声色而亡国,借此暗示北宋的失国之痛,南宋偏安的岌岌可危。面对历史和现实,作者“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抒发了壮志难酬、白发无成的悲慨。结句“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气魄雄浑。因此,从开篇广阔而奇幻的意境,到结尾豪迈的气势,其中贯注了深沉的国家兴亡之感慨,故曰“奇情”。

再说“壮采”。“采”即文采、光采、华采之意。《诗经》总的风格为浑厚朴茂,但也有华采篇章,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楚辞》则多为华丽壮大,如“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九歌·东皇太一》)。但真正自觉地辑综词采,应属六朝之时,如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等。吴文英词色泽秾艳,属“密丽”风格,《八声甘州》中的“青天”、“长星”,“苍崖”、“金屋”,“腻水”、“花腥”,“华发”、“山青”,“斜日”、“鱼汀”等,确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而且,这些华丽的意象被作者编织于广袤的时空境界中,故称为“壮采”。这种壮采与奇情互为表里,内容与形式是和谐一致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