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林和靖不特工于诗,且工于词。如咏草一首“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终篇不露一草字。与觉范咏梅一首“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终篇不露一梅字同一雅洁。(王弈清等《历代词话》卷四)
【词例】:
点绛唇
林逋
全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解析】: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7载:“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草词‘金谷年年,乱生青草(春色)谁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略)欧阳公击节赏之,又自为一词云(略)盖《少年游令》也。”可见居西湖二十年,以“梅妻鹤子”为逸趣的林逋,在当时就有诗名。王国维《人间词话》称“三阕为咏春草绝调。”
林逋(字君复,赐谥和靖先生)此词名为咏春草,实乃赋离情。因“情”者无影无踪,须藉有形有色的物给以实感。“金谷”,古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水经注·谷水注》:“金谷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晋太康中,石崇筑园于此,世称金谷园。当年“金谷宾游盛,青门冠盖多”(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庾信《枯树赋》)。而今天是:“乱生春色谁为主?”与昔日的繁华景象相比,这“乱生”的“春色”便有主去园空、蔓草荒烟一片凄凉之感了!石崇《金谷诗序》曰:“余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金谷涧中。时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涧中。”江淹《别赋》因有“送客金谷”句。这里用典不露痕迹,使事如无使,而昔盛今衰之感与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依稀仿佛。词人的世事沧桑、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感慨,隐寓其中。残留枝头的“余花”,仍在飘飘落地,而此刻无处不细雨濛濛!景中寓情,本是愁绪满怀,却出以幽眇空灵的雅洁之笔。
下阕径抒离情。“离歌”由“骊歌”化来。《骊驹》逸《诗》篇名,乃告别之歌,省称“骊歌。”后来诗人或曰:“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灞陵行送别》);或曰:“主人自醒客已醉,门外落日骊驹催”(文同《寄题密州苏学士……》)。“又是离歌”,一次再次地催行,送别的郊外十里长亭,已是暮色降临,看来非别不可了。一结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意。“南北东西路”上无处不生满春草,而“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又是情寓景中,不露痕迹。
藉春草以咏离情自《楚辞·招隐士》以后,已成为诗中常见的题材,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谢灵运《悲哉行》);“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寇准《江南春》)等等,都以芳草遍野,以喻离情难遣,但林逋这首词更应了“词之为体,要眇宜修”(《人间词话》),它委婉、含蓄、深沉,咏草而上阕不见一草字,下阕从典故中始透出。且咏物(草)与离情融为一体,意境浑成,情趣高雅。至云“与觉范咏梅一首“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终篇不露一梅字同一雅洁”。按,觉范即著有《冷斋夜话》的北宋名诗僧惠洪。惠洪一名德洪,由于《冷斋夜话》中屡以觉范自称,所以又有洪觉范之称。唐圭璋《全宋词》据周咏先辑《石门长短》收惠洪词21首,未录咏梅词《点绛唇》,不过从《历代词话》所引二句看,是可称为“同一雅洁”的。
所谓“雅洁”,雅指高雅;洁有纯洁意。以之喻人,指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即“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晏子春秋·问世》)。这类作品,思想闲适、恬静;辞采清隽,少用典,不雕琢,有自然浑成之美。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19引《青箱杂记》:“逋,景祐初尚无恙。范文正公亦过其庐,赠逋诗曰: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又曰:‘风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又引《归田录》曰:“其临终为句云:‘茂陵他日求遗稿,尤喜初(曾)无《封禅书》’。”其为人如此,其词怎会不“洁洁”!这类作品自具观赏价值,若论其社会意义,无疑荏弱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