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英气可掬流落处亦可惜矣。(《历代词话》卷七)
【词例】: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解析】:
“雄快”,是指词的风格。“雄”即雄放之意,“快”为淋漓痛快。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描述了雄浑的风格:“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以天风海山的苍莽和力度来比况雄浑的诗风。至于淋漓痛快,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说:“向来写情感的,多半以含蓄蕴借为原则,……但是有一类情感,是要忽然奔进一泻无余的。”这种雄放兼奔进痛快的风格可称为雄放的风格。
陆游曾在四川宣抚节度使王炎幕府度过一段抗金战斗生涯,并对此引以自豪、念念不忘。《鹊桥仙》的上片,先追忆当年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豪赌,骑上战马驰骋飞射,一个豪放清雄、英气勃发的形象便栩栩如生,令人感奋。但笔锋陡转: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却能取得封侯,而志存恢复的作者,却被排挤到江湖,“独钓寒江雪”。这是对朝廷苟且偷安的袞袞诸公的毫不留情的讥刺,是作者孤愤之情的奔迸勃发,可谓豪气纵横、痛快淋漓。下片写浩渺苍凉的“蘋洲烟雨”,境界恢阔。又以“占断”一词撑拄,见诗人纵舟来去,无拘无束之豪气。“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更见出作者傲岸不羁、激越昂扬之心胸与品格。
诗歌之美学风格,大而言之可有阳刚与阴柔两类。雄快属阳刚美之一。具有阳刚美的诗词,往往大笔开合,气势磅礴,波澜纵横,给人以激发与振奋,使积郁的情感得以渲泄。首开豪放词的是苏轼。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苏轼的代表作《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首词写作者一次出猎,牵黄擎苍,千骑卷平冈,而且亲自射虎。气魄豪壮。下片写自己虽然鬓已微霜,但胸中激荡着同仇敌忾、昂扬振奋之情,愿为国效力,征服西夏。苏词《江城子》与陆词《鹊桥仙》比较,苏词少一点勃郁不平之气,但两词之雄快劲健的风格则是一致的。因而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看法是切合实际的。两人词风何以近似,除气质性格等原因外,重要的在于题材。沈祥龙《论词随笔》说:“词有婉约,有豪放,二者不可偏废,在施之各当耳。房中之奏,出以豪放,则情致绝少缠绵;塞下之曲,行以婉约,则气象何能恢拓?”苏、陆二人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挚着的参与意识,尽管他们一再遭排挤打击,但念念不忘国事。婉约词写风华雪月、男欢女爱,故缠绵悱恻之词方为当行本色。而家国之情,必须有雄放之气、磊落之胸,以健笔写出豪情。这就是豪放词至南宋大兴之因。面对民族危亡,自有一批志士振臂疾呼。因而继苏轼之后,爱国士人的豪放词蔚成大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