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怨


【鉴赏】:

《玉阶怨》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楚调曲。现存最早的此题诗是南齐谢朓所作:“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据说,汉成帝班婕好失宠后,退居长信宫,作《自悼赋》,有“华殿尘兮玉阶苔”之句,谢朓取之以作《玉阶怨》。由此可知此题乃写宫怨内容。与谢朓同时的虞炎亦有此题之作,也是五言四句。李白此诗当是拟谢朓之作。

李白此诗词语极为浅显,但包含的内容却极为丰富、深邃。首句“玉阶生白露”,“玉阶”是白石砌的台阶,诗不说“石阶”而说“玉阶”,因为石之美者为玉,用“玉阶”就暗示了主人公居处的华美和身分的高雅。“白露”是洁白的露珠,秋天的晚上才有,所以它点明了节令和时间。“玉”和“白”还共同组合构成晶莹透明的意象。次句“夜久侵罗袜”,“夜久”照应上句的时间,“罗袜”也暗与“玉阶”照应,点明主人公不但高雅,而且是位女子。这里还暗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使读者脑海中映现出神仙般的美女形象。罗袜,即轻纱罗制成的薄而透明的袜,这又是一个透明的意象。夜久露重,侵湿罗袜,表明这位女子在台阶上伫立时间之久。她何以久久伫立室外?前两句未作交待,然而从字里行间已使读者感受到:她有难言的凄凉寂寞的痛苦。

后二句写回到室内。“却下水精帘”,“却”,还也。“水精帘”,即水晶帘,进一步显示女主人居住的高雅华美,同时又是一个更为晶莹透明的意象。既已夜深露重,回房而下水精帘,似乎应当安睡了。然而,不!最后一句:“玲珑望秋月”,即“望玲珑秋月”,“玲珑”,月光明亮貌。原来,她放下水精帘只是为了抵挡寒露的侵袭,她并未入眠,还在望着帘外明亮的秋月。于是,读者对开头两句也就完全领悟了:原来她长久地伫立在室外,就是在望月;如今回到房中,仍然是痴痴地望月。月亮,无疑是最晶莹透明的意象。

全诗只写一位女子从室外到室内久久地望月。为什么望月,诗中未作交待。但读者从诗歌的传统描写中可以领略到:望月乃是寄相思之情。因为人处两地,所望之月则是一个。如明月有知,则可传两地之情。谢跳同题诗可谓工于言情,但明说“思君”,故觉意尽于言内。李白此诗只写望月,淡淡写来,含蓄不露,不着“思”字,却句句是相思,不着“怨”字,却处处是幽怨。真是情在景中,神传言外,言尽而意不尽。所以有人认为:与其说李白此诗拟谢朓,不如说谢朓之作似拟作。因谢朓诗的艺术美不如李白诗远甚!

李白一生最敬仰谢朓,称谢朓诗“清丽”,“清新”,“清发”,“轻清和婉”。这个特点完全投合李白的审美理想。就以《玉阶怨》言,谢朓诗中通过白玉台阶、珍珠挂帘、在夜空中流星般飞动的萤光、轻罗制成的薄衣等等形象,组成了一个透明的感觉世界。而李白诗则通过玉阶、白露、罗袜、水精帘、秋夜明月之光等等,以更加彻底的形式,发展了谢朓的“清丽”,“清新”,“轻清和婉”,具有更为玲珑透明的感觉世界。李白的乐府诗,往往就是这样将前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发展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最高境界,使后人再也不能写出超越李白成就的同题乐府。这就是李白的伟大之处。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