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不可俟(2),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3),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4),抗脏依门边(5)。
【译诗】河清是不可等待的,人的寿命不可长延。像疾风猛吹弱草,富贵的人交口称贤。虽然满腹文章锦绣,却不如有一囊铜钱。谀谄之人高坐厅堂,刚正的人冷落门边。
【解析】“疾邪诗”共二首。这两首小诗,充满激愤之情,反映当时黑暗社会的丑恶与不平,指斥小人窃据高位,豪强把持一切,刚正的人不容于时,有才而贫贱的人被埋没的社会现实。这是第一首。这一首托为秦客所歌。诗的一开头就引古语指出混乱的社会不知何时才能澄清,人要等,是等不到的。要想改变这个变态了的社会现实,只能抗争。人们趋奉富贵,珍重金钱,而对知识却轻蔑到很令人失望的地步:“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那些卑躬屈膝的人高坐厅堂之上,品格高洁刚正的人却被冷落一边。作者正是用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满怀义愤的情绪。这激烈的言辞,深刻地揭露了东汉末年邪恶人得势,刚正廉洁和诗书满腹的人遭唾弃、被冷落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其二#!#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6)。被褐怀金玉,(7),兰蕙化为刍(8)。贤者虽独悟(9),所困在群愚。且各守本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译诗】权势之家所作被认为适当,说什么都被奉为珍宝。贫穷的人虽怀抱金玉才德,却像兰蕙被视为贱草。有才识的人见解虽高,但在愚昧人中不得不受困扰。暂且各自谨守本分,不要枉自奔走徒劳。可悲可哀啊可悲可叹,这难道是命运难逃?!
【解析】这是疾邪诗的第二首。这首诗托为鲁生所答。听了秦客所歌,鲁生有何想法,他也顺势作答。开头四句,也是用对比的手法,从另一个侧面再反映社会现实:“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这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引起了所有正直人的不满与义愤。“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有才识的人虽然头脑清醒,但,沉醉于这种社会现实中而不想抗争的人实在太多了——众人没有觉醒,越是清醒的人,不就越困扰不堪吗?所以,作者紧接着奉劝各位,还是“且各守本分,勿复空驰驱”吧。这是作者真心劝告吗?不!在这表面上劝告的言辞背后,实际上隐蕴着极度的激愤之情,这是无可奈何而又按捺不下的心理反映。“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这结尾两句,颇耐人寻味。在哀叹声中,诗人大胆地向人们疾声呐喊,呼唤人们不要拘于“天命”而受“命运”的束缚,要勇敢地起来抗争。只有抗争,才有出路!有力地回扣了“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的第一首诗的开头两句,使一歌一答,遥相呼应。就在这起末四句中,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喷发出作者的心声!诗虽短小,但问题提得尖锐深刻,是颇发人深思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