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薇(2),薄暮苦饥。谿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3),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4)!高山有崖,林木有枝(5)。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6)。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7),有似客游(8)。策我良马,被我轻裘(9)。载驰载驱(10),聊以忘忧。
【译诗】上山去采薇菜,傍晚难挨饿饥。谿谷刮风不止,霜露沾湿薄衣。野鸡成群啼叫,猿猴相逐戏嘻。回头遥望故乡,可怜山高林密。高山自有悬崖,林木自有其枝。忧愁四处袭来,有谁能够知之?人生暂寄于世,何苦多自忧悲?现在即是不快,岁月仍在驰逝。浩浩荡荡急流,流中有叶轻舟。随波回旋停泊,游客即如此舟。策动我的良马,披上我的轻裘。扬鞭跃马飞奔,暂且忘记忧愁。
【解析】这是四言诗中的名篇,写客子怀乡的深情。全诗共六层。首先是写孤独艰辛的客旅生活:衣食不足,日夜操劳;景托情出,物在景中:野菜薄衣,聊度饥寒。开头这四句,即给人以压抑之感。接下去是四句写景,描绘了禽兽欢快的自由生活:野雉群雊,猿猴相追。压抑之中,突出欢快,一人一兽,相映相衬,更引出旅人的幽思。还望故乡,却被苍山翠树遮掩,则更增添了无限忧伤。诗人借势写下去,用四句诗写忧伤之深之切之苦——“人莫之知”!于是,只好自宽自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在当时的时代,人们是很难认识自我的。因此,这种想法,也是思想上的一种自我解脱。自我宽慰毕竟离不开现实,于是,诗又回到自己离乡远游的现实生活中来,再以形象的比喻,苦诉人生的艰险与波折:“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最后,表明游子无奈,只好借漫游来聊慰愁肠。诗写得平实朴质无华,但流畅清新,蕴深忧于淡语之中,愈嚼味道愈浓,不愧四言诗中上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