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临江渚(2),长望倚河津(3)。鼓声随听绝(4),帆势与云邻(5)。泊处空余鸟(6),离亭已散人(7)。林寒正下叶(8),晚钓欲收纶(9)。如何相背远(10),江汉与城闉(11)。
【译诗】依依不舍地来到江边,倚立渡口长时间怅望沉吟。打鼓开船的声音在耳边消逝,一片帆影与白云为邻。停船处仅余鸟影,离亭里人已散尽。寒林正飘下落叶,贪晚垂钓的人也将收钩起身。为什么挚友要相背远离,一个远去江汉,一个回归城门!
【解析】诗的开篇,就制造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氛围。可惜的是由于晚来一步而未能与友人相见,只好引颈渡口边,目送江中远去的孤帆。“依然”和“长望”,凝聚着作者对友情的追思和对今日来迟的怅恨交织的感伤。“长”,到底时间多长?由站立劳乏而“倚”……“离亭已散人”,“晚钓欲收纶”等可以想见。朋友挚情的确深切。一个“长”字,统领全诗。
作者紧接着写“望”。望到了什么呢?“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眼中景象、耳中音响历历。诗人在诸多的事物中,抓住最有特点的“鼓声”与“帆势”,写得颇有特色。鼓楫之声随听渐断,离帆态势与云接邻——声音渐渐听不到了,帆影也将渐渐入云而不见,作者却仍“长望”不已。
接下四句是人去船逝后渚边景象。“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是说原来济济人众的渡口只剩下几只飞鸟,送行的离亭畔,人们早已云散而归,一片寂寥冷清,只有自己仍留连忘返,情思绵绵。江边还有什么呢?“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这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也用此渲染自家的悲凉心境,秋风飒飒,满目黄叶,就连暮色垂钓的人也要收纶回家了。以上六句,都是“长望”望中景,都是长“倚”的倚中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语中,可见情深意长。最后,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交代了各自的去处:“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友人去江汉,自己入城门,两人相背而去,越离越远,愁深恨重,又如何消受?“如何”二字,凝聚了多少深情,怅惘、怨忿!本诗视角独特,别致新颖,首尾顾盼,层次井然,情景交融,字秀句美,语浅情深,堪称六朝抒情名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