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当年腊月半(1),已觉梅花阑(2)。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3),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译诗】当年腊月中旬,已觉梅花落完。不信今春开晚,同来雪里探看。树儿颤动冰落,枝高出手冷寒。早知觅花不见,真悔衣着薄单!

【解析】这首诗着力写在北朝踏雪寻梅不得的感慨,抒发对南朝往事的怀恋。

诗出笔就回首往事,道出那时赏花的乐趣。正是这深厚的情感和对往昔的顾恋,才引出下面不顾北国梅花较南方开得迟的事实而雪里探芳的行动:“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看到了吗?没有。“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因为看不见枝头的花苞,就动手去攀折树枝,结果树枝一动悬冰纷落,风冷、雪冷、冰更冷--这是自然之寒;攀来折去,不见一花一苞,这是心里之寒!于是引出了最后的由衷感慨:“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这是作者冷落心境的真实写照:故国之恋,乡思之情,国破之伤,羁留之苦,在这本应欢快的踏雪寻芳中流露出来。作者以精熟之笔,勾勒出一幅奇丽的踏雪探芳图,景中活跃着如生的人物,人物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愉悦的开始与怨忿的结局,融于动人的画面之中,更显得情致深远,新颖别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