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月南飞雁(2),传闻至此回(3)。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④。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诗】农历十月北雁向南飞,传说飞到此就要折回。我到此还要继续南行,还不知何日遇赦北归。潮水起落啊江面平静,林中的瘴气仍未散尽。明天登山遥望家乡时,定能看到高山的红梅。
【解析】这首诗以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动人心弦。诗一开头,用南飞雁,衬托自己的遭遇。以雁起兴,从而触景生情。人雁比较:飞雁至此回,我行何日归,情景融合。这比较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的愁伤、思乡的内心复杂感情,使诗含蓄、委婉、感人。接着诗人通过江静、潮落,表现出令人寂寞之感。又通过一片迷濛的林间瘴气的描绘,让人增添忧伤感,使人看到了诗人那种失意之痛苦,思乡之烦恼。景是江静、潮落;而诗人则心潮起伏,悲痛之感不堪忍受。艺术上达到了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意境。
最后两句:“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诗人的感情达到了最高峰:希望登上岭头望一望故乡。至此,把诗人那种愁思满怀,情意绵绵之感,倾吐尽至。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运用以景衬情写法,别具匠心。使用比兴手法,也高人一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