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1)


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2)。络纬秋啼金井阑(3),微霜凄凄簟色寒(4)。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5)。美人如花隔云端(6)。上有青冥之高天(7),下有渌水之波澜(8)。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9),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10),蜀琴欲奏鸳鸯弦(11)。此曲有意无人传,願随春风寄燕然(12)。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13),今为流泪泉(14)。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译诗】

其一

长相思啊,长相思,我的心至今在长安。秋夜里纺织娘声声啼叫在金井阑,轻霜凄凄竹席凉。孤灯昏暗思绪欲绝愁万千,卷起窗帘仰望秋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着云端难相见。上有青冥高远的天空,下有清水卷起的波澜。天长地远灵魂飞越苦又险,梦魂也难度重重关山。长相思,不能相见催心肝。

其二

夕阳西下远看花色如云烟,望着洁白的明月惆怅难眠。赵女瑟刚停看着风柱愁难言,想去弹蜀琴怕奏鸳鸯弦。此曲含有深情无人传递,愿随春风把情意捎到燕然山。想着郎君迢迢隔着青天也难见面。往日顾盼生动的目光,如今变成长年流泪的源泉。你不信我想念你已经肝肠寸断,回来时在镜中看我的容颜。

【解析】《长相思》其一,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之作。诗中表现了他对君王的思念之情。古诗常以美人芳草喻君王,此诗中的美人正是比喻唐玄宗的。全诗以“美人如花隔云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之苦情。采用了对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写法。“络纬秋啼金井阑”,是从听觉渲染孤栖者的寂寞冷清;“微霜凄凄簟色寒”,是从触觉渲染了孤栖者的孤独凄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孤苦的环境中,描绘出诗中人苦思的行为和情态。“美人如花隔云端”,是诗中人长叹的内容,他把唐玄宗喻为美人,看起来似乎近在眼前,然而却远在云端,可望而不可即。长相思啊,何等之苦!这个单句,居上下两段之中,诗人的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的下段,写诗人梦幻式的想象,他要寻求自己思念的人,但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可见梦幻的追求也不能实现,诗中流露出了极痛苦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长相思,摧心肝”语句沉重,思念的痛苦之情达到了顶峰。“摧心肝”是“思欲绝”的发展,此诗形式独特,一个“美人如花隔云烟”的独立句子,将上下两段匀称的分开,开头两个三言句,四个七言句,后面是四个七言句,结尾又是两个三言句。以“长相思”开头,又以“长相思”结尾,感情浓重,诗意深沉。

《长相思》之二,是写女子对久在边关征战的丈夫的怀念。诗的一、二句借景抒情,夕阳西下时远看花色如云烟。此时是鸟归巢,人回家之时,很能引起女子对远征丈夫的怀念。到了深夜明月高挂时,心情也不能平静,长夜辗转难成眠。三、四句,写“凤凰瑟”、“鸳鸯弦”,含有雌雄相随夫妇成双之意,鼓瑟弹琴都隐喻着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五、六、七句,写女子想念丈夫,因远隔青天难见面,所以将思念丈夫之情寄托在随春风传送的乐曲中,希望春风捎去自己的情意。可见其思念之深切!八、九句写女子一双媚眼因思念引起的变化,昨日的“横波目”今日变成了“流泪泉”。其中饱含着思念丈夫的无限忧伤。最后两句以女子自己和丈夫说话的语气诉说思念之深切,“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写出了一个女子对远征丈夫的相思欲绝和无限哀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