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1)。社稷依明主(2),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译诗】在汉朝的青吏上,拙笨计策是和亲。治国靠贤明君主,国家安危托妇人。岂能用女人姿色,换得国家的安宁。地下的千年白骨,谁能做辅佐忠臣?
【解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在中唐咏汉讽唐,借古讽今是常见的手法,点明汉家等于说唐朝的事。在边患严重时,朝廷屈辱和亲,诗人为此痛心疾首,并视为国耻。第一、二句,“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开门见山指出和亲是拙笨的计策,也是屈辱之举。紧接着第三、四句,明确提出“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即治国要靠贤明君主,实行和亲计策是把国家安危托付给妇人。第五、六句“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揭露了妄图用女色换取国家安全的实质。最后两句“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以责问结束:是谁制定和执行这种计策,难道这种人是辅佐皇帝的忠臣!?这样就把和亲的屈辱、可耻暴露无遗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