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台摇落后(2),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雪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3),寒磬满空林(4)。惆怅南朝事(5),长江独至今。
【译诗】登上倾圯的吴公台,凋残的秋景使我思乡。野外的寺院内游人稀少,入云的山峰间涧水深深。夕阳回照在残旧的堡垒,寺院钟声响满叶落后的秋林。慨叹南朝旧事已成过去,如今只有滚滚长江依然奔流。
【解析】此诗虽是一首吊古之作,但颇具神韵,且视角宽广,意境幽深。尤其在对古台、野寺的描写上,残破古旧,游人清冷。夕阳旧垒,寒磐空林,衬托以残秋中的悲伤韵调,凝重深沉,文辞优雅。台与寺交相刻画,步步照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萧条境界。在这个大境界中,出色的词汇运用,形成了它的韵律和色彩。一些凝炼的双音词,十分得体和恰到好处。“古台、旧垒、野寺、寒磐,云峰、水深、夕阳、空林,惆怅”等,伴以“望乡心,来人少,南朝事,独至今”等词,把这些词综合想象一下,则本诗题目“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这几个字,就会率领全诗在读者的感性与意念中引起反响与共鸣。读全诗后,品味之余,“秋日、远眺”所包容的众多意象,绕梁三日,韵味无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