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条无叶土生烟(2),箫管迎龙水庙前(3)。朱门几处看歌舞(4),犹恐春阴咽管弦(5)。
【译诗】桑树枝秃农田旱冒烟,拜龙求雨吹打在庙前。富贵人家赏歌又观舞,还怕阴雨潮湿滞管弦。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采取对比手法,语言委婉,内容含蓄。其目的是写旱情来鞭挞封建社会残酷的现实和揭露尖锐的阶级对立。首句写了两个细节,桑树枯死见“条”,禾黍槁死见“土”。“条”,“土”二字形象逼真地道出干旱的程度,这是祈雨的原因,为下句祈雨作铺垫。人们求雨心切是因为旱情危及生命。三、四句急转,似乎离题万里,实则与题目有着内在联系。豪门贵族的轻歌漫舞和百姓迫切求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百姓求雨吹箫管,是强颜欢笑,内心愁的却是“桑条无叶土生烟。”豪门贵族观看歌舞愁的却是怕天阴乐器受潮管弦滞咽。在这生死攸关之际,阶级地位不同,所产生的思想也不同,这是极其深刻的讽刺,用犀利之笔揭露富人们荒淫无耻的生活。运用巧妙的对比给人以广阔的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