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1)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1)


破额山前碧玉流(2),骚人遥驻木兰舟(3)。春风无限潇湘意(4),欲采蘋花不自由(5)。

【译诗】破额山前平静的柳江深绿如蓝,诗人停住了他高雅的木兰香船。感谢春风带来朋友的无限情意,想采一束蘋花回赠却是枉然。

【解析】这首诗是诗人任柳州刺使时写的。当时曹侍御路经象县,写了一首诗寄给诗人,诗人便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诗中通过碧玉、木兰、骚人、蘋花等词,既向友人的关注表感激之意,又向友人倾述了被贬大荒之地的愤激心情。诗的前两句切题中的“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似实则虚。诗人凭自己的丰富想象,描写了曹侍御路过象县给自己寄诗的情景。破额山下的柳江,微波不兴,水如凝脂,一平如镜。整个江面象一块碧蓝色的宝玉。就在这美丽的江面上,曹侍御怀念起被贬谪到柳州的友人来,便停发自己的木兰香舟,向柳州遥望。望而不见,便作诗为柬,表示祝愿和关切。诗人称曹侍御为骚人,又用“碧玉流”、“木兰舟”这样美好的环境来烘托他,可见诗人对曹侍御的由衷感激。诗的三、四句切题中的“酬”字,向友人倾诉心中的不平。“春风无限潇湘意,”诗人感春风而怀骚人,便觉满怀有无限潇湘之意。但这无限意究竟是什么,却不具体言明。初看觉迷离朦胧,细品则意味无穷。春风送来友人的诗柬,也带来了挚友的一片深情。对于远在瘴疠之地的诗人来说,无疑是难得的慰藉。展读之时,空为之感泣,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这情这意,非千言万语则表述不尽,这不是无限意吗?潇湘一带乃当年屈子行吟之地,诗人又把曹侍御称为骚人,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诗人在这里想到了与自己身世相同的屈原。屈原才高而遭贬,忠君而见放,最后投身汨罗。将古比今,诗人心中的感慨之情,又平之意,又非千言万语不能表达,这不又是无限意吗?而这两者又是水乳般融合在一起的。“春风无限潇湘意”又妙在亦承亦转。春风和煦,潇湘两岸芳草丛生,蘋花盛开。知心挚友能于此时此地相聚,该有多么快慰啊!既或不能相见,能采一束蘋花赠给故人也好啊!但一切都是枉然。不用说相见没有自由,就连想采蘋花相赠也没有自由啊。至此,“欲采蘋花不自由”一句便顺情而出,不假一丝雕琢,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又道出了心中的不平。

这首诗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苏东坡称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