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1)


江雨霏霏江草齐(2),六朝如梦鸟空啼(3)。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译诗】细雨濛濛江边春草茂密,六朝逝如烟梦百鸟空啼。暗恨台城垂柳最为无情,柳丝依旧翠掩十里江堤。

【解析】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凭吊昔日六朝繁盛的古迹,感伤今日唐朝面临覆亡的命运。台城是六朝各代的故都,也是当年统治者尽情享乐的地方。昔日繁华的盛况,鼓乐齐鸣的氛围,轻歌漫舞的景象都已逝去。而今诗人登上台城,俯瞰长江两岸,自然景色如旧,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人事已非,因而怀古伤今感慨万端。全诗着笔写景,以景入情,寓情于景。首句写春来大江两岸,细雨濛濛,春草茂密,又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二句感怀往事,六朝已如过眼烟云,象梦幻一般逝去,只有不晓人事沧桑的百鸟,还在春绿中婉啭啼叫。三、四句写台城垂柳最为无情,还如六朝时一样发出翠绿的柳丝,象烟雾笼罩着十里长堤,装点着台城的景象。这里通过暗恨台城垂柳的无情,来写诗人对六朝灭亡的无限感慨和深深伤痛。但诗人并非感伤前朝的灭亡,而旨在喻今,真正令诗人感伤的是历史的悲剧即将重演,腐败的唐王朝正在重蹈前人的覆辙。此诗的妙处在于正面写景,侧面抒情,曲折地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此诗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是以乐景反衬哀情。细雨霏霏,芳草青青,百鸟鸣啭,柳丝垂挂,十里江堤,美不胜收。而这无情的美景恰与六朝的破败形成鲜明对照,进而反衬出诗人对现实的深深哀痛。这一相反相成的艺术表现,非同凡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